接受倾向(the receptive orientation)性格的人特别乐于被动地接受所需要的东西(物质的和精神的)。他觉得一切好的东西都来源于外界,相信他所需的无论是物质的东西,还是感情、知识、快乐等精神的东西,唯一的途径是从外界接受。这种人在他们选择所爱的对象时,常常不加区分,因为他淹没在这样一种渴望被人爱的体验中,以至于只要有人给他以爱或似乎在爱他,他就会被“迷住”。他对施爱者的态度(拒绝或冷漠的表示)非常敏感。只要觉得自己被爱着,就满足了。
在思维领域,这样的人也是如此。即使他绝顶聪明,也只不过是最佳听众。他只想听取意见。如果让他发表自己的意见,他就感到无话可说。离开了他人,眼前一片漆黑。如果需要什么知识或资料,可以去找别人,自己不用去费神。
如果是宗教信徒,他就完全依赖上帝的恩赐,自己无需动手。上帝会给我一切。如果不信宗教就去依靠他人或某种机构,总去寻找某种“神秘的帮助者(magic helper)”,其实与依赖上帝没什么区别。
这种人往往表现得特别忠诚。但忠诚背后的实质是,一方面对喂养他的人感激涕零,同时又提心吊胆地担心会失去这种喂养。因为他要在依赖中获得安全,所以必须忠诚于所依赖的人。对他来讲,开口说个“不”字,比登天还难,而且很容易陷入忠诚与承诺的冲突中。因为他乐意对每件事每个人说“是”而不说“不”,导致判断力日渐退化,于是更加依赖他人。
这种依赖还泛化为依赖于任何人在任何方面的支持。当他孤身一人,就茫然无措。没有人帮助,什么也干不了。即使是在应该由自己作出决定并承担责任的情况下,也去寻求帮助,以至荒唐到如此地步,当他不得不对某人作出某种决定时,他竟会去征询此人的意见。
属于这种性格类型的人最大的爱好往往是吃喝。通过吃喝来消除焦虑和沮丧。他的嘴巴常常张开着,似乎期待着不断地被喂食。在他的梦幻中,被喂象征着被爱,挨饿则象征着挫折和失望。
这种类型的人表面上是乐观、友善的,对生活和自己的能力有一定信心,但当“供应来源”受到威胁时,就会感到心慌意乱。他也可能热心助人,但主要是为了博得别人的好感。
如果接受倾向成为一个社会中多数人身上占主导地位的性格倾向,那么这个社会的根本特点就是,一个集团牢固地控制着另一些集团,而这种控制建立在剥削的基础上。由于被剥削的集团没有力量改变自己的处境,所以倾向于依靠统治者,把自己的主人(master)当成供养者(provider),希望从他那里得到生活所能给予的一切。尽管奴隶得到的非常少,但他觉得如果完全靠自己可能得到的更少。因为整个社会结构使他真切地感受到,他个人无法改变社会,也没有能力依靠自己的活动来获得什么。就当代美国社会而言,粗略一看,似乎根本不存在这种接受态度。整个美国文化都阻止着接受倾向的发展,而强调每个人都必须胸怀大志,对自己负责,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并有所成就。但实际上,接受倾向还是普遍存在着。现代人所处的相互分离、疏远的处境使人感到孤立无援,这种孤立无援之感正是人们身上一些微妙的接受倾向赖以产生的根源。特别表现在对专家和舆论的态度上。人们指望在每个领域都有专家来告诉他们该怎么办,只管听取和采纳专家的意见就是了。现在有各种各样的专家,如生活艺术专家、幸福专家、婚姻专家、美容专家,以至吃、喝、穿、用,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有专家指导。这种微妙的接受性,在现代社会有各种奇特的表现形式,而广告则使其变本加厉。尽管人们知道“一夜之间成为富翁”的种种“高招儿”都是些骗人的鬼话,但人们还是禁不住被这些“点子”所吸引。“无需调档的汽车”,“不用取下笔套的自来水笔”等“奇妙”设计总是让人感到激动。还有许多通向幸福之道的“谋略”,如在一本书中,作者宣称:“本书将告诉你如何改变自己,使自己与过去判若两人——快乐、健康、精力充沛、自信、拿得起放得下。只要你按照这些不费力的身心修炼办法去做就能如愿以偿,实际上做起来比我说的还要简单得多……这里所开列的秘诀包你满意,你也许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些秘诀能使人不劳而获……但这是千真万确的,你一试便知。”(fromm, 1947/1986, p.80)。
(选自郭永玉著《孤立无援的现代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135页。)
参考文献链接:http://www.personpsy.org/info/index/145?pageinde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