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玉:弗洛姆谈卡尔·马克思-亚博电竞网

郭永玉:弗洛姆谈卡尔·马克思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17 次 更新时间:2019-01-13 21:30

进入专题:    

郭永玉 (进入专栏)  

弗洛姆没有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写出一本有关马克思的心理传记,但我们从他谈及马克思的性格的极少的文字中很容易感受到弗洛姆是把马克思作为一个生产性性格的典型来描述的。这些描述集中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1961)一书的最后一章(fromm, 1961/1982, pp.80-83)。


弗洛姆写道,对马克思的著作的误解和歪曲同时还伴随者对他的人格的歪曲。正如马克思的理论的遭遇一样,马克思的人格也由于那帮文人、政治家和那些应该更好地了解马克思的社会科学家所反复弹奏的陈词滥调而遭到歪曲。马克思被描绘成一个离群索居、落落寡合、盛气凌人、狂妄自大和权力欲熏心的“独往独来”的人。任何人只要了解一下马克思的生活,就很难接受这些说法,因为他会发现这些说法跟作为丈夫、父亲和朋友的马克思的形象极难协调起来。


世界上也许没有什么婚姻能比马克思和燕妮的婚姻更值得称道。他俩的婚姻简直是人性的尽善尽美的发挥,而且经历极不寻常。马克思是一位当律师的犹太人的儿子,年轻时爱上燕妮。燕妮是一位普鲁士贵族的小姐,这个家族是一个最古老的苏格兰家族的后裔。当马克思24岁时他们结了婚,在她死后仅一年多他也去世。任凭背景的悬殊、任凭终身物质上的贫困和疾病缠身,他们的爱情从不动摇,并从中相互得到幸福。这种婚姻只有当两个人有着非凡的爱的能力和彼此深深相爱的时候才有可能。


马克思的小女儿爱琳娜曾在一封信里描述过她的双亲的这种关系。这封信谈到她母亲死的前一天和她父亲死的前一年多的事。她写道:“摩尔(马克思的浑名)的身体好点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天早晨,他感到自己已经有力气跑到母亲的房间里去。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又变得年轻了。她像一个年轻的姑娘,而他像一个热恋中的小伙子,他俩仿佛刚跨入生活的门槛,一点也不像个衰弱的、病魔缠身的老翁和一个即将告别人生的、奄奄一息的老妇。”


马克思跟他的孩子们的关系是无拘无束、毫无家长制作风的,并且充满着激发蓬勃向上的力量的爱,正如他跟妻子的关系一样。人们只要读一读他的女儿爱琳娜所描述的他跟他的孩子们在一起散步时的情景就能了解这一点。他们散步时,马克思给孩子们讲故事,故事不是按“章”计算的,而是按“哩”计算的。“给我们再讲一哩吧?”姑娘们喊着。“他给我们讲完了荷马的全部作品,全部‘尼伯龙根之歌’、‘古德纶’、‘堂吉诃德’、‘一千零一夜’等。至于‘莎士比亚’,则是我们全家的圣经,我们常常手不释卷,几乎没有不提到它讲到它的时候。我在六岁的时候就已经能背诵莎士比亚剧本中许多场的台词了。”


他跟恩格斯的友谊比起他的婚姻和他跟孩子的关系来还要无与伦比。恩格斯本身是一个非凡的人,才气横溢。但是他始终承认和赞美马克思的卓越的天才。他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马克思的著作,但他从不放松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且不低估它。在他俩的关系中,几乎没有发生过任何摩擦,无竞争之心,只有建立在深厚的互相敬爱的基础上的战友之情。两个男人中的这种情谊恐怕举世无双。


马克思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非异化的、独立的人,他的著作把他作为一个新社会的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了。由于他是创造性地与整个世界、与人们,与各种观念相联系的,所以他就是他所思的。他每年都要阅读原文的埃斯库罗斯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即使在他最悲伤的时候,即当他妻子患病时,他还不忘记钻研数学,研究微积分。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人本主义者。对于他来说,再也没有比人更美的东西了。他曾引用黑格尔的一句话来表达这种感情:“即使一个罪犯的罪恶的思想也要比天上的奇观更为壮丽和崇高。”从马克思回答他女儿劳拉的询问中,很能看出马克思的为人:他对不幸的理解是屈从,他最厌恶的是奴颜婢膝,他最喜欢的格言是“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nothing  human is alien to me , 意即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这是一种人本主义理想,而不是中文字面上所指的“人所有的(物质财富)我都有。”)和“怀疑一切”。


为什么这样一个人被一些人认为是狂妄的、孤僻的、独断专横的呢? 除了诽谤的动机外,还有一些原因造成了这种误解。首先,马克思像恩格斯一样,喜欢嘲讽,尤其是在著作中,并且他是一位攻击力很强的斗士。但更为重要的是,他是一个不能容忍虚伪和欺骗的人,他对人的存在的问题抱着最严肃认真的态度。他不能带着微笑彬彬有礼地接受关于重要问题的貌似有理的说明或虚构的说明。他容不得任何不诚实,不论他涉及到人的关系还是思想。既然大多数人愿意想入非非,而不愿面对现实,宁愿对那些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基本事实抱着自欺欺人的态度,那么他们就势必要把马克思视为狂妄或冷酷的人,但是这种判断与其说适用于马克思,不如说适用于他们自己。


弗洛姆认为,当世界恢复了人本主义的传统,克服了以斯大林的苏联的形式和以资本主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西方文化的堕落的时候,我们定会看到,马克思决不是狂妄之徒或机会主义者,他象征着西方传统的精华。他是一个不屈不挠地追求真理的人,他深入到现实的本质,从不满足于虚假的表面现象;他是大无畏的、刚正不阿的;他深切地关心着人和人的命运;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无虚荣心或权力欲;他始终是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并且把生命的活力带进每一个他所涉猎的领域。他坚信理性和人的进步。实际上他正体现了作为他的思想核心的人的概念。他虚怀若谷,所以他丰满如海;他需要他的同伴,所以他是富有的。


(选自郭永玉著《孤立无援的现代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254页。)

参考文献链接:http://www.personpsy.org/info/index/145?pageindex=1


进入 郭永玉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4546.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亚博电竞网的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亚博电竞网的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亚博电竞网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