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从芝加哥学派出发眺望“世界社区”-亚博电竞网

王雪梅:从芝加哥学派出发眺望“世界社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005 次 更新时间:2022-11-05 10:21

进入专题:   吴景超  

王雪梅  



1928年8月,27岁的中国留学生吴景超以 chinatowns:a study of symbiosis and assimilation(中文译为《唐人街——共生与同化》,以下简称《唐人街》)一文荣获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这个早在清华求学时期(1916—1923)就抱有改革中国社会想法的有志青年,回国以后把主要精力转向中国问题的研究,在中国海外移民的研究方面,远在大洋彼岸的华人苦力同胞只是不时在他脑海里闪现,这些同胞聚居的唐人街的故事也逐渐沉入他的记忆深处。时光流转至1985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袁方教授在访美期间取得该文的复印本,由筑生翻译并在1991年交付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六十多年前尘封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段往事始渐为人知。从1991年到现在,弹指一挥间,又过三十多年的光阴。最近获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博雅双语名家名作”系列计划将其重译并与原文对照出版。近日有机会参与“吴景超与芝加哥学派”学术沙龙的讨论,重读此书以及相关文献,深感这是一本未得到仔细剖析也未得到应有重视的中国早期社会学重要著作。我的主要体会可以概括成以下三句话:第一,它是一个地道芝加哥学派的、经典的都市社会学研究著作;第二,它丰富和发展了芝加哥学派和都市社会学的移民同化理论;第三,它关于人口流动与迁移的理论思想超越了时代。


地道芝加哥学派、经典都市社会学研究


移民研究主题是芝加哥学派最经典的一个主题。关注移民融入问题,探讨族群、文化和种族关系,是美国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在1920至1930年间形成的独树一帜的研究领域和研究传统,最先由托马斯(w. i. thom?as)开创,继而由帕克(robert e. park)、沃斯(louis wirth)等社会学家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吴景超先生1923至1928年在美留学,1925年进入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学习,他的博士导师正是帕克教授,此间移民研究正进入鼎盛时期,研究成果丰硕。吴景超先生在此背景下写作博士论文《唐人街》,开篇即点明研究主题:“东方人和西方人在长期的隔绝中发展了不同的种族特征和文化特征,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量的东方人和西方人在新大陆会合,创建他们的前途……以后各个章节,将深入探讨由于东方和西方人的会合,这个国家的各个民族在个人生活、社会关系和种族关系方面显示的后果。”


以移民问题为牵引,芝加哥学派及其都市社会学研究主要形成了四个方面的经典理论:1)芝加哥学派社会心理学关于人格的理论;2)社会变迁、社会过程的理论;3)集体行为理论;4)人文区位学理论。四种理论分别作为都市社区中人格与制度的相互关系、变迁过程、形成方式及分布状态分析的进路。那时社会学随着整个科学的发展趋向,已由研究静态的社会结构,进而研究动态的社会过程;已由主张个人或团体的观点,进而主张社会互动的观点。这也是德国社会学系统学派最为提倡的一种观点——社会过程表现为互动的形式,芝加哥学派相承此说。在《社会学这门科学的导论》中,帕克将社会过程分为竞争、冲突、适应、同化四个互动阶段,在都市移民社会中,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是社会过程的起点。


《唐人街》的写作就是依据以上四种理论,而论文的结构安排、脉络展开则是遵从了社会变迁、社会过程论。全书共分十七章,第一至第三章,描述了华人移民到美洲,开始两种文化、两大族群的接触和互动;第四章《经济危机和种族冲突》,是从竞争到冲突的互动阶段;第五至第七章,侧重华人与美国其他种族之间曲折、艰难的调适互动;第八至第十一章围绕唐人街展开,是全书的重点内容,深入分析华人移民独特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状态;从第十二章开始,由唐人街的华人移民群体分析、空间分析,进入到微观的华人婚姻家庭,分析解释同化阶段的问题。


由此看来,吴先生的文章就是按照社会过程理论四个阶段的逻辑进行写作的,至于对具体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无不是精当地运用芝加哥学派的都市社会学概念和理论加以阐释、解析,精彩和创新之处每每见于各章节。如在第三章《有色眼镜下的华人》部分,有经典的符号互动理论运用,有从舆论角度透视种族关系、洞察公共舆论的性质和功能——这正是帕克教授关注和倡导的。如在分析华人移民安身立命的过程中出现激烈的种族冲突、集中体现为反华运动的过程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集合行为理论。反华是一种集合行为,是一种社会运动,运用集合行为理论可以深刻揭示这一社会运动的机制。唐人街,作为美国都市中的“自然区域”,身处其中的华人,其生存状态究竟怎样呢? 吴景超先生运用人文生态学理论,详尽地解析了唐人街生态,包括生态区位空间、生态组织结构、生态功能变动;揭示了唐人街的“真相”,所谓“六大公司”、同业公会,乃至帮会,在实际的生态结构中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唐人街》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也是地道芝加哥学派的。研究以四种理论为基础,相应产生四方面技术方法,即个案法、自然史法、区位法及统计法。从方法入手,这种继承最早可以追溯到托马斯等著的《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不同的是,托马斯研究的是波兰移民的个人生活史和家庭生活史,而吴先生则创造性地用这种方法叙述华人群体的生活史。在具体写作中,他往往是先确立一个观点,再引用若干个案资料加以论述,写作风格别开生面,文本可读性强。


丰富和发展移民同化理论


在第十二至十五章,吴先生集中探讨唐人街的华人家族与婚姻家庭生活、家庭中的文化冲突以及一代和二代之间的同化问题。正是在这个部分,吴先生核心关注的同化理论得以出现,他自己的观点也随之而来。


第一,唐人街是第一代华人移民“同化”的独特方式。第一代华人移民在种族冲突和文化冲突中通过职业竞争的妥协与白人取得经济上的共生关系,通过相对聚居的唐人街空间模式,建立起华人自己的社区、社会组织及宗族群体,从而构成适合华人居住交往的、带有本土文化色彩的生态系统,以抗拒美国的种族歧视和西方文化冲击。唐人街“不是西方世界中一小块怪异的东方领地,而是生活在一起的两个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种族群体相互交往而又不同化时,必然和不可避免会出现的事物……在这里,美国人成了外人。”


第二,华人移民代际文化冲突。第一代华人移民面对的是风俗习惯冲突、生活方式冲突、价值观念冲突。这种冲突不是产生于华人移民之间,而是产生于华人与白人之间。然而,从第二代华人(即在美国出生的华人)起,这种冲突扩展至华人内部第一代人与第二代人之间。这种源于文化冲突的代沟使得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紧张,家庭出现了解组,人格解组也随之而产生。在第十六章,吴先生深入探讨了第二代移民人格解组、边际人现象与同化问题。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华人移民中的边际人首先产生于华人与白人之间的混血儿,其次产生于第二代华人。混血儿面临的文化冲突远比第一、二代华人严重。


第三,其动态过程与内涵的扩展。吴景超先生基于对唐人街华人移民的观察研究,认为主观上融合了两种文化、具有新特征的人处于两种文化和社会的边缘,永远不会完全渗透或融合。因此,他关注同化的动态过程而不关注其结果。虽然吴先生没有将个人观点很鲜明地提出,但他并不认为同化只有一种路径。


第四,“边际人”概念的继承与丰富。在社会科学领域中,“边际人”(marginal man)这一概念的内涵最初是由德国社会学家乔治·齐美尔赋予的。齐美尔不仅在《异乡人》中论述了与边际人十分类似的一种特定的心理和行为模式,而且他本人实际上就长期扮演着一种“异乡人”或“陌生人”的边际角色:作为生活在德国的犹太人,他处在两种文化的边际状态;作为在大学中屡屡受到排挤但在非学术圈内却极富声望的名流,他处在两种社会阶层的边际状态;而作为一个杰出的社会学家和同样能将随笔和艺术评论写得极棒的怪才作家,他又处在两种职业和身份的边际状态。曾在德国留学时期师从齐美尔的帕克则是最早揭示人的“边际性”这一现代特征的美国社会学家。1928年,帕克在《美国社会学杂志》第3期上发表了《人类的迁移与边际人》一文。在该文中,帕克沿着齐美尔的思路,将边际人形象地比喻为文化上的混血儿,他们寄托在两个不同的群体之中,但又不完全属于任何一方,他们的自我概念是矛盾的、不协调的。帕克先生看到的是一个矛盾的人格,他认为这种边际性既是一种负担,也是一种财富。这一类型的个体,眼界更开阔,智力更聪明,也更有理性。所以,在帕克教授看来,边际人是最佳的研究对象。


吴景超先生学习并认同社会学前辈对边际人概念的理解和解释,在运用这一概念分析唐人街华人移民时,提出边际人形成的三种具体路径,即唐人街三类人和机构的接触者可能最先转变为边际人:1)主动传播西方文化观念的传教士的接触者;2)在唐人街以外就业的华人佣工,他们白天从雇主处接受美国文化,晚上回来传播和影响其他华人;3)进入主日学校(sunday school,是美国在星期日为在工厂做工的青少年进行宗教教育和识字教育开办的免费学校)和公立学校的学习者。


吴先生发展了帕克教授关于边际人作用的观点,区分了边际人可能扮演的两种角色,即文化使者和改革者。这两种角色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来讨论的:第一,对于融入国来说,边际人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优势,可以扮演文化使者的角色。比如在美国的华人将中国文化、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美国人感兴趣的方面都介绍过去。第二,对于母国而言,边际人因为深入体验甚至深入研究过两国的文化,甚至两国的差距,当他们回到母国,眼前的环境使他们不满,这就使得他们既有改革动力,也有改革能力,也就更有用武之地。第二个也是吴先生更倾向的角度。


超越时代的人口流动与迁移理论思想


在第十七章《从世界范围看华人迁移》中,吴先生引用大量数据,呈现了当时华人在世界范围内迁移的全貌。华人移民在各地都遭遇到排华风潮。英国统治的地区如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都出现了排华风潮,排华风潮也遍及中南美洲,“事实是从蒂华纳到合恩角,一道‘长城’已经树立起来”。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经历了“排华风潮出现—排华法案出台—排华法案松解”的阶段,直至后来的1965年排华法案才彻底废除。怎样看待排华风潮? 这种看起来好像全球都在排斥华人的现象,起因是华人是黄种人吗? 吴先生认为答案并不是那么简单。


吴先生从迁移流动、经济贸易、文化接触等多个层次予以分析和解释。他认为19世纪是一个迁移和接触的世纪,迁移的浪潮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物,而工业革命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经济的解组,所以迁移浪潮“标志着移民与经济解组有密切联系”。商品、人口和资本流动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按照经济学家的解释,国际贸易对贸易各方都有好处。吴先生对此予以质疑,他认为:当进入贸易的国家处在同一经济发展阶段时,这个论断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经济落后,另一个高度工业化,贸易可能使前者经济瓦解——因为通过贸易,高度工业化国家的商品和资本流入,给落后国带来两个破坏,一是使落后国经济体制运转不灵,二是打破了落后国国内人口—生活资料之间的平衡。他举例说:18世纪英国商品进入爱尔兰使得爱尔兰的棉花种植、羊毛工业遭到扼杀和毁灭,导致爱尔兰经济的瓦解。而其时中国国内经济破产与爱尔兰先前发生的情况有惊人的相似,所谓上一世纪发生在爱尔兰的情况,“如今正在中国重演”。


一面是国内经济破产,一面是人口压力巨大,危机由此产生。以吴先生的观点,移民、华人往外迁移实际上是对危机的一种应对和调适。如果这种调适没有障碍,过剩的人口就会留在新大陆——有更好的工资条件、更多的就业机会的地方。这样就会重建一种平衡的秩序,同时中国的人口压力也会减低。但现实中将会相继出现两种现象:


第一,华人向外迁移的过程中存在障碍,表现为排华法案。排华法案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华人迁移影响了迁入国原有的国家市场,涉及国家的利益。吴先生写道:“生活水平高的国家,他们的有利地位绝不容许染指的。他们用排华法案保护自己。这好像是在说,‘你们穷人应呆在你们自己的地方,不要给我们添麻烦’。”故尔,人口流动被人为限制住了,减轻人口压力的渠道被堵死了。


第二,人口被限制以后将会出现资本输出和巨大的地理性劳动分工。吴先生指出人为限制的办法是有限的。他甚至预测,这种情形下的排华法案是不可能持续的,美国重新打开国门是迟早的事。因为国家可以通过关税保护本国的商品,但不能够控制世界市场;可以通过排华法案阻止更便宜的劳动力流入,但无法阻止资本外逃,当通过移民无法建立平衡时,就会改为通过资本输出实现。他还认为竞争过程的发展,会出现巨大的地理性的劳动分工,资本和劳动力会在有竞争力的地方再次结合,这也就促成了世界社区的出现。因此,从美国的角度来说,长此以往,本国商品会失去竞争力,美国也就不可能对华人长久关闭大门,这就会形成吴先生所说的“世界社区”。这一概念是吴先生的创新,以他的观点,世界社区以劳动分工为特征。


吴先生认为,人口流动可以重建世界的经济和政治秩序,对促进一个“伟大社会”的成长有很大的作用。这个伟大社会,正如格雷厄姆所言,它就是“一致”,一致比合作和共同行动更进一步,它是人类社会更崇高的目标。“伟大社会”“世界社区”是如何出现的呢? 实际上吴先生很早就看到了经济一体化乃至全球化的力量,因为人口、商品和资本的流动一定会带来文化的接触,接触必然产生文化冲突,但文化融合也不可避免。两种文化接触时,首先建立互利关系,然后产生感情态度影响,不同文化族群之间就会形成共同的“论域”。这就是吴先生眼中人类社会一致的未来。


事实上,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分工形成后,世界经济体系才被学术界所认知。80年代时,弗里德曼通过《世界城市》提出“世界城市”的概念,意味着当时的学者开始认识到全球经济形成了一个经济体系,而世界城市就是该经济体系的节点。全球化成为研究的热点则是在冷战结束以后,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联想到吴景超先生早在1928年即提出类似的思想观点,不能不令人佩服。


吴先生也超越了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因为早在亨廷顿之前,吴先生就看到了文明的冲突。但与亨廷顿不同的是,吴先生加了一个中间环节,即不同的文明首先接触和冲突,经过过渡、边际的阶段走到某种共同的论域。而亨廷顿只是谈到文明的冲突会带来世界秩序的重建,但是世界的秩序怎么建立? 重建的路径在哪里? 建成什么样子? 他并没有提出来,而吴先生已经提出来。吴先生真是一位学术超人,他不仅穿透了他所研究的现象,而他研究的视野也是穿越时空的。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硕士研究生胡明琰、范炜钢、武旋负责文字整理,吕文浩副研究员、张路路编辑协助修订、润色,特此致谢!)


原刊于《中华读书报》( 2022年11月02日   17 版)



    进入专题:   吴景超  

本文责编:sunxuqi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学人与经典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775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亚博电竞网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亚博电竞网的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亚博电竞网的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亚博电竞网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