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老子-亚博电竞网

钱穆:老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29 次 更新时间:2022-11-20 23:42

进入专题: 道家    

钱穆 (进入专栏)  


《老子》是战国一部晚出书,不仅在《论语》后,还应在《庄子》后。《老子》书中许多重要观点,几乎全从《庄子》引伸而来。只因其文辞简赅,故使人更觉很像是义蕴深玄。

荀子说: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伸。(《荀子·天论》)

大概《老子》书出在荀子稍前一个不知名人之手。

道家有庄老,等于儒家有孔孟,这是中国思想史里两大主要骨干。上文讲述庄子思想,没有详细说及他对“道”字的观念,此刻借老子的话来补述。老子说: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老子》二十一章)

这是说宇宙一切原本于“道”,开始于“道”。道是惚恍窈冥的。说没有又是有,说有又是没有。从道中先有法象,再有万物。此说遂开后来易传中之思想。万物分析到最后只是些精气,精只是气之极微不可见者。这些精气运行,有它常然可信之规律。宇宙一切现象,永远是那些精气运行所变化,因此宇宙只是一道体。我们明白得此道体,便可明白宇宙一切众始。甫即始也。老子又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二十五章)

这是说道先天下而有,道是绝对的,独立。又是循环的。周行。宇宙一切都由道出。为天下母。道是运行向前的,逝。但它向前到某一限度会回归的。反,即返。老子又说: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十六章)

大道运行不息,但必反本复始,归根回原,所以是至动至静。此种运行既有常轨,故可信。人该先明白得此道运行之常轨。即天地间一切现象,亦莫不在遵循此运行之常轨,故曰: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老子》三十九章)

“一”即是道,没有道便没有一切,甚至没有天、地、神,与万物。亦将没有侯王。所以说: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老子》三十九章)

所以天、地、神、物,尽将效法于道。但道又效法什么呢?老子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道是绝对的,因此道无所效法,即效法其自体,故曰“道法自然”。

人如何效法道呢?首先当明得此道所呈现之象。天地间必然有两种相反现象之对立,老子曰: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

但此诸种对立现象,并非安住固定,而常在变动中。对立的变动便是对流。老子说: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佘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七十七章)

此种对流,好像有一个天意在主宰着,故老子又称之为“天道”。老子曰: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

道之运行,常向其相反处,此即对流。强便转向弱,弱便转向强。成便转向败,败便转向成。人心好强好成,道则无所存心。故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五章)

万物生复死,死复生。万物虽想长生,天地并不管这些。惟其无心任运,故能“虚而不屈,竭也。动而愈出”。所以道虽永远向前,却是无往不复。老子说:

将欲噏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老子》三十六章)

这些天地间现象的变动,其起始常甚微,但到后则甚明。人之智慧,则当能明其微处。人若明白得此微,则自知所以自处。故老子曰:

柔弱胜刚强。(《老子》三十六章)

因刚强必走向柔弱,柔弱却又转向刚强。故曰: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老子》四十二章)

老子只是教人柔,教人弱。以此为一切教之始,故曰“教父”他说:

守柔曰强。(《老子》五十二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

道常向相反处运行,人若先处在自己不想要的一端,正可走向自己所想要的一端。故曰: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二十二章)

又曰:

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四十五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老子》二十八章)

人若喜雄、白、荣,便该守雌、黑、辱。雌、黑、辱有获得雄、白、荣之道。若想牢居在雄、白、荣的位上,反而会堕人雌、黑、辱的境遇了。所以说:

跛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二十四章)

故曰: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九章)

庄子是豁达豪放人,事事不在乎。老子是一谨小慎微者,步步留心,处处在意。故曰: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老子》十五章)

这一种态度,永远像在犹豫,在畏缩,在观望,在掩盖着自己真态度不让瀑露,俾好时时随机应变。所以说:

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六十七章)

此三宝中,“俭”与“不敢”,最见老子真情。“慈”则最多只是一种老年之爱,世故已深,热情血性都衰了。譬如哄小孩般。这一意态,仍是他所说“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之冷静意态。对一切自然现象不敢轻加毁伤以自逞己欲。以较孔子,老子固见为“不仁”,若较韩非,則又确见其为“慈”。此是老子较韩非深远处。《庄子·天下篇》称其“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此可为老子“慈”字之真解。总之老子是一位精于打算的人,正因其精于打算,遂有他“无为”的主张。他说: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

他又说: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老子》二十七章)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既,尽也。(《老子》三十五章)

故曰: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欲大反小,欲多反少,以小成大,以少得多。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大事必作于细。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六十三幸)

老子认为人若明白得此道,可以长生,庄子思想中有神仙祈向,老子无之。老子思想中有长生祈向,庄子无之。后来道士则集合为一。可以治国,庄子思想之推演,近似近代西方之无政府主义。老子思想之推演,近似近代西方之民主政治。可以用兵,可以交与国,取天下。庄子思想绝不及此等事。后来道家黄帝、太公诸伪书皆本老子。而老子思想之最高蕲向则在“天人合一”。他说:

道生之,德蓄之,莫之命而常自然。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五十一章)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八十一章)

可见老子思想,最尚自然,但还是最功利的。最宽慈,但还是最打算的。百姓不识不知,本身即是一自然。圣人则看得清楚,打算得精密,其本身也即是一自然。众人如万物,圣人如天。老子之天人合一观,是把众人和圣人分别言之的。《庄子·天下篇》称老子为“古之博大真人”,天下篇不出庄子手笔。像上引两节,一节是言道,一节是言合于道之圣人。老子这一种意境,确可膺当此博大真人的徽号,但还是掩盖不了他功利打算的精神。老子虽竭力主张尚法自然,尊道贵德,而达于天人合一之境界,但究竟他太精打算了,似乎精细更胜过了博大。《庄子·天下篇》又说他“以深为根,以约为纪”,那是对老子最扼要的评语。他的心智表现,是最深沉,而又最简约的。此后中国的黄老之学,变成权谋术数,阴险狠鸷,也是自然的。


原载《中国思想史》。


进入 钱穆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道家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819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亚博电竞网的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亚博电竞网的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

相同作者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亚博电竞网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