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秀全:走入中学课堂的“钱锺书”——利用《管锥编》教学的探索-亚博电竞网

程秀全:走入中学课堂的“钱锺书”——利用《管锥编》教学的探索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497 次 更新时间:2019-10-05 22:52

进入专题: 钱锺书      

程秀全  


学人君按:《管锥编》是钱锺书先生于1960至1970年代写作的古文笔记体著作,全书以文言写成,贯通文、史各领域,引证中外,是中国文艺研究的经典著作。将这样一本体例庞杂、复杂艰深的作品运用到中学语文教学,是颇具新意因而也令人好奇的探索。江西省大余中学程秀全老师及其团队自2006年以来,长时间研读、编译《管锥编》,致力于将此一文化经典与中学生的语文课堂相结合,且颇有创获。那么,如何将这一难懂的“天书”与中学生联系起来?它们是否可以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换言之,如何在中学教育中将经典“学以致用”,以之培育未来公民健全的情感与普遍的人文关怀,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为此,学人scholar公众号专访程秀全老师,希望从他的经验中,我们可以找到让经典落地的有益启示。


访谈人:程秀全,江西省大余中学高中语文教师。



一、《管锥编》的另一种读法


学人:钱锺书《管锥编》作为传统的读书札记,是点评《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汇注考证》等十部作品而成的一本文艺学性质的著作,也向来有“难读”的名声在外。您为什么会想到阅读《管锥编》?在阅读过程中,是否遇到过什么困难?读完此书,又有什么心得体会?


程:我读《管锥编》,有很大的偶然性。2006年,工作比较轻闲,我打算多读书。在一口气读了50多本现当代文学名著及学术作品之后,我发现真正适合我读的、于我心灵有冲击、思想有震撼、行为有触动的,也就那么三五几本。博览读书法,很像沙中拣金,虽有寻找到金子的喜悦,似乎失望的时候居多。于是我想放弃博览,欲精读某一经典作品。读什么呢?我想找一套名气很大、价值很高、又不可能一口气读完的大部头来看。高中时读过钱锺书小说《围城》,大学时读过他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和学术著作《宋诗选注》,感觉很有趣;他的《管锥编》虽早有耳闻却未曾遇目,于是,想试着读读。刚好在网上看到《管锥编》pdf文件,一时兴起便用a4纸把全套打印出来,装订成十大本,然后开始读。


对于《管锥编》,我是怀着崇敬的心情来读的。我没有按顺序读,而是从熟悉的内容入手。先读《诗经正义》,且从《关雎》《蒹葭》开始,里面有关“赋比兴”手法的分析、关于“回鸾舞凤格”“企慕情境”等内容的阐述,大大超过我的预期,让我大开眼界,于是在兴奋中,较为顺利地把《诗经正义》读完了。然后我读《史记汇注考证》《左传正义》,用三年的时间,逐步地把整个《管锥编》看完了。因为读得有味,人又处于获取新知的兴奋状态中,似乎并未遇到很难攻破的难题。如果非得找出来的话,有三方面:一是有些繁体字和生僻字不认识,得不断查字典;二是《管锥编》用典雅的文言文写成,读的时候必须慢,逐字逐句理解;三是钱锺书喜欢长段落写作,一段几页,读时要自己梳理层次。但这三个问题随着阅读的深入,有了文字上的积累、掌握了钱氏的行文风格后,并不成为障碍了。


程秀全老师打印的《管锥编》


我用“兴奋”一词表达我的阅读感受。阅读《管锥编》,确实让我时时处于兴奋状态中。你在读每一章时,根本无法预期对某一篇文章、某一段话甚至某一个字,钱锺书会从哪个角度、哪些方面加以论述,他会引用哪些古今中外的例子;而这些分析与事例,几乎都突破了你的常识让你耳目一新。


比如《左传正义 五八 昭公二十八年(一)》,钱老仅拈出“唯食忘忧”一句,且不说他由突出食物等物质的重要性引申到文学作品中关于饮食描写这些看似可有可无的内容的重要性,就单看他引用的话,就让你眼界大开,欣喜若狂:


荷马史诗奥德修斯所言:“吾虽忧伤,然思晚食。吾心悲戚,而吾腹命吾饮食,亦可稍忘苦痛。”古希腊小诗:“居丧谅暗,而亦饮食;荷马有言,哀悼以心不以腹。”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所引谚语:“肚子吃饱,痛苦能熬。”英国大史家日记:“好友病革。心甚悲痛。然吾晚餐如恒。”费尔巴哈:心中有情,首中有思,必先腹中有物。古希腊小诗:“患相思病者之对治无过饥饿,岁月亦为灵药。”但丁名句:“饥饿之力胜于悲痛。”


读《管锥编》给予我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下面四方面:1.丰富的有启发性的材料;2.新颖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3.立体地全方位看问题的方法;4.批判性思维与批判的勇气。


学人:钱锺书先生在世时,反对所谓“钱学”,认为“大抵学问是荒江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而将《管锥编》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可能也是钱先生未曾设想过的事,您认为《管锥编》中有许多内容可以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素材,进而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服务,能否为我们举例略作介绍?


程:钱老反对所谓“钱学”,是反对对他进行研究,但应不会反对我以他的《管锥编》为素材与高中语文结合进行校本研发,从他说的“商量培养之事”就可以明白——我觉得我做的就是“培养之事”。我不是研究“钱学”,我是用《管锥编》中的观点材料。研究“钱学”是“道”,应用是“术”——钱锺书把作品一一出版,就是给人看的,看后与工作结合的应用,他怎么会反对?杨绛女士在《钱锺书对<钱锺书集>的态度》一文中说:“《谈艺录》和《管锥编》是他的读书心得,供会心的读者阅读欣赏。他偶尔听到入耳的称许,会惊喜又惊奇。”只要我们引用钱老的观点材料不过份的错用、误用,钱老就会高兴而不会反对吧。


我们对我们校本课程定位为: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纲,把《管锥编》里的观点材料与高中语文结合起来,对高中语文进行拓宽加深。它包括两方面:一是编制教材,即校本课本《随钱锺书一道与古人对话》;二是开设校本课程。我们用钱锺书观点材料来分析高中语文课文,然后把那些文章依教材顺序编排,这就是校本教材,供学生课文学习时使用;我们再依课程标准的四大核心素养,对校本教材进行重组,编制为四单元15个专题18个课时的校本课程,在高二年级开课,上学期9课时,下学期9课时,由校本教师轮流授课。我们是怎么用的呢?我可以举其中的一课为例来说明。


校本课程第四单元“文化传承与理解”有一课叫《词义引申:展现民族的文化与心理》。这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乖”“革”与“胡言”三个字词的词义引申。“乖”“革”二字我们突出它的“反向引申”——即词义向相反的方向引申。“乖”的本义为“违背”“不一致”,如《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出场时的《西江月》词中“行为怪僻性乖张”,“乖”就是“违背”的意思;但在引申的过程中,“乖”却有乖巧、机灵、驯顺的意思,如我们常表扬孩子的“你真乖”——“乖”是“驯顺”的意思。“革”,它是个象形字,本为“去毛的兽皮”,它具有坚韧耐磨、不易变更的特点,于是古代我们用它来做甲胄,现在我们还用它来做皮鞋、皮带等;但“革”同时也有 “改变”“变更”的意思,如我们常说的“改革”“变革”“革命”等。为何具有“不易变更”特点的“革”字会反向引申为“改变”?具有“违背”“不一致”意思的“乖”会反向引申为“乖巧、机灵、驯顺”?它表现出一种民族精神。任何一样事物,你“违背”“不驯顺”,我偏要让你“驯顺”;你“不易变更”,我偏要让你“变更”——它反映出我们这个民族在面对困难挫折与积重难反的事物时那种坚韧不拔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胡言”其本义为“胡人之言”,它与“胡椒”“胡萝卜”的“胡”是同一意思,指地域名称;但为何《现代汉语词典》把它释为“没有道理或没有根据的话”呢?这与我们汉民族的自高自大有关。每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民族之间语言不同,交流易产生困难。汉族人听不懂“胡言”——也就是“胡人的语言”——于是就把听不懂的异族语言称为“胡言”;由异族而至本族,于是把本族人所说的那些没有道理或没有根据的话,也称为“胡言”;由语言而及行动,于是把那些不顾法纪、任意妄为的行为称之为“胡为”“胡搞”“胡编乱造”“胡作非为”——“胡”就等同于“非”“乱”。而我们进一步考查,会发现,我们对于少数民族的命名本身就含有贬义。如“蛮”“狄”,这是我们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称谓;“蛮”为虫字底,“狄”为犬字旁,我们意识当中,这两个民族就与虫、犬无异。再考查一下“胡”字,它是“月”字旁,表明与身体有关。它的本义是“牛马脖子下的赘肉”;西北方少数民族喜欢蓄络腮胡子,远远看,就像牛马脖子下的赘肉一样,于是我们称这个民族为“胡”——称这个民族为“胡”,其种意义上就称那个民族为牛马。它表现出什么呢?表现出我们这个民族的自高自大——自视甚高,视他人甚低;自己是人,别人就是虫豸、兽类——所以,他们说的话就是“鸟语”“兽嚎”,所以我们听不懂。这种精神状态对我们这个民族有怎样的影响呢?想想清朝末年,我们以“天朝上国”自居,关起门来,不与他国交往,最后国门被攻破,国家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就知道自高自大、闭关锁国的危害;而1978年我们进行“开放”,就是对这种民族顽固思想的反抗,就是对积重难返的自大思想的“革”。


这是我们一节校本课的内容。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节课我们归之于“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的传统文化含量,是不言而喻的。而我们又能发现,这节课在肯定民族韧性的同时,也有对民族自大精神的批判,这又涉及到“思维发展与提升”中的“批判性思维”;而这节课主要讲三个字词的词义引申,这又涉及到“语言建构与运用”。就从这一节课,就可以看出我们的校本课程是如何的紧扣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来展开了。


二、如何使用《管锥编》


学人:《管锥编》内容庞杂,且以文言写成,多是对中国古代典籍的评论,您如何将《管锥编》运用到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又是如何编写相关校本教材的?


程:有关校本教材如何编写,颇费了一番思量。《管锥编》中许多观点材料与高中语文相关,编写校本教材,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摘录,把钱锺书的那些与教材有关的观点材料摘录下来,汇聚成册,供学生阅读。但问题马上出来,钱锺书的《管锥编》是用典雅的文言文写成的,对于高中生来说,要阅读这样的文字,并不轻松——或者说,学生看不懂。怎么办呢?作注解?把这些文字翻译成现代文?这是当时的思路,并且这样做了,但最后发现,作注解,对学生来说,无异于读文言文,短时间尚可,时间长了必然生厌,必将弃之而不顾。翻译成现代文?凭我们高中语文老师的水平,还不足以把这典雅的文言文翻译成流畅的白话文——如果硬译,可能比文言文还难读,且大有误解钱锺书原意的可能。


在几经反复之后,我们最终采用“编译”的方法。“编”为编写,“译”为翻译——我们不严格按钱锺书的表述来翻译,而是根据讲课的逻辑、教学的需要、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选择地节取我们所需要的观点材料,并用通俗的话把它转译过来。我们追求的是如上课一样的、聊天式的向学生转述钱锺书的观点材料——上课时我们怎样用,我们就怎样书写,力求平易、生动、有趣。


如我们在分析戴望舒《雨巷》的时候,分析“雨”这个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引用了钱锺书《管锥编 太平广记 一二〇 雨滴与泪滴》中的观点材料:“浪漫主义以‘外景’与‘内景’贯通,圣佩韦论一才媛,谓其心境与天气印契,雨若萧萧(潇潇),则泪欲潸潸”“天下雨而人下泪,两者现成连类,不费工夫。”但是在转述的时候,除“雨若潇潇,则泪欲潸潸”我们引用原文外,其他的句子都进行了处理,变成:“‘雨’在中国文人心目中,与情是结合一处的,雨滴与泪滴二者常相合为一。”“中国文化善于把外景与内景、天气与心境贯通。”“天下雨而人下泪,两者结合在一起。”


《管锥编》中“雨滴与泪滴”的例子,除“枕前泪与阶前雨,隔个帘儿滴到明”“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引用外,白仁甫《梧桐雨》、曾揆《谒金门》、刘媛《长门怨》、哀枚《秋夜杂诗》、西方童话等几个例子都没有引用;并且把刘德华歌曲《冷雨》中“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暖暖的眼泪跟寒雨混成一块”加进去了。从中可见,我们的编译不是照搬照抄钱锺书的观点材料,而是根据教学需要有选择的摘取;钱氏原文中深奥的句子,我们尽量在不失原意的基础上加以通俗化;我们还会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根据我们的理解,加入贴近学生的例子;一些材料与理论,虽然针对的是古代作品,其实它与现代作品是相通的——这很能表明我们是用钱氏的观点材料而不是研究“钱学”,就像我前面说的,是“术”不是“道”。


学人:您曾在一次讲座中介绍过,《管锥编》的运用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引起了学生的上课兴趣,在课后的调查问卷中,也得到非常积极的反馈,而学生也围绕这一课题发表了比较多的作品。您与课题组的其他成员,通常会采用什么方式来评测教学的效果?通过校本学习之后,学生在文学素养方面与您以往教过的学生,是否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不同?


程:作为一门课程,它必须有四个要素: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前三项,我们做得不错,但评价至今我们没有找到最佳方案。本课程结束之后,我们暂时没有测评考试,无法对校本课程进行量化考核;本课程属于语文校本课程,但素养它是内化于心的东西,让其外化于形,需要一个过程,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从语文成绩上来看,也并没有多大进步的趋势。


如果非得找一个点表明我们的校本课程于学生素养的提高有帮助,我觉得可以通过学生作品发表的数量与质量来体现。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前及进课堂之前,学生偶有文章发表,但数量有限,文章也要经过老师与学生反复修改;校本课程进课堂之后,学生发表作品的数量明显增多,质量也大大提高。我所教的两个班级,曾有过一次练笔九篇不需经修改就发表了的。我们目前出了两本学生发表作品集,近三百篇,一辑2016年结集,一集2018年结集,现在大有一年结集一本的趋势。


在质量的提高上我举几个例子。一是陈飞宇学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 <庄子>选读》后所写的《浅析<混沌之死>》,我们投给《语文报》高二版,编辑最后不把它发表在【学生习作】版面,而是发表在第1130期的【课文辅导】版面——这一版面的作者群体为教师。其他8个同学写的读后感也发表了。这几个学生都是我教的2018届的两个班的学生,而这些文章也只不过是学完《先秦诸子》之后的一次练笔——从中应可看出校本课程进入课堂之后,学生在传统文化这一块、在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这一块,确实有所提高。


学人:从2006年开始阅读《管锥编》到今天已经过去十余年,在这十余年间您始终将热情倾注于这一课题之上,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在“诸事繁杂”的状况下,是什么让您一直保持热情、持续阅读、研究?


程:这个问题可以从兴趣、平台与成就感三方面来回答。


2006年读《管锥编》的时候,只是觉得有趣,没想要与语文教学结合;2009年编译小册子的时候,只想到汇集印出,没想到开发校本课程;2012、2013年小册子逐步校内印刷,只想到课内穿插与专题讲座这两种应用形式,没想到进课堂;到了2017年,校本课程似乎是水到渠成的进入课堂,校本教材也于今年2019年7月顺利出版。现在回过头来看,似乎这一路走来颇为“艰辛”,其实不然。读的三年有读的乐趣,编译的三年有编译的乐趣,穿插与讲座的4年有穿插讲座的乐趣,当然,现在进课堂有进课堂的乐趣。我做这个事情始终是在兴趣的指引下进行的,且我是“有方向无计划”——就如现在,校本课程在我校全面推开了两年多了,又开发了初中版的校本课程且在两个初中展开,也有几所学校来我校学习考察,我也在校外做了几场校本研发的讲座,但下一步该怎么走,我也不知道;我所知道的是,有想法、有平台,有兴趣,你就去做,做到一定的点,必然会上一个新的台阶,必然有一个更大的舞台。我喜欢水到渠成的感觉,我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兴趣果然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好的促进。


其实在我说到兴趣的同时,也说到了平台的重要性、也说到了成就感的促进作用。整个校本研发过程中,我所走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学校的支持。现在流行一句话:离开了你的平台,你什么都不是。我深以这句话为然。我所前进的每一步,都是学校这个平台筑就的。有平台不一定能把事做好,但没有平台,事就一定做不好。在此,我要感谢我的学校,要感谢我的校长张芳芳同志,没有他们,我将永远停留在个人的阅读兴趣上。而成就感让我使终保持热情与干劲,那就不用多说了,当自己研究逐步深入,课题论文一篇篇发表,学生习作发表数量猛增,以及获得省市的各种奖项,这对进行校本研发的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


《随钱锺书一道与古人对话》的两个初期版本


有兴趣、有平台、有成就感,我觉得这是促使我“一直保持热情、持续阅读、研究”的动力吧。虽然“诸事繁杂”,终究还是可以抽出时间来做的,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也是休息。


三、“随钱”或可成为一种范式


学人:大余中学是江西省重点中学,“随钱锺书一道与古人对话”课题的顺利展开,与学校所投入的资源有一定关系,您认为这一模式是否有大范围推广的价值与可能?


程:校本课程分隐性校本课程与显性校本课程。显性校本课程指已经成形的、有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课程;隐性的校本课程指教师在实施国家课程的过程中,处处体现出的“课程扩张”倾向,也即以自己的兴趣与特长为基础,对课程进行拓宽延伸。我们每个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都会进行课程扩张。


比如,我们在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的需要,加入一些风俗习惯、历史变迁、乡土文化、地方方言等乡土内容;又比如对学习接受能力强或对语文很有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引导他们读《世说新语》《万历十五年》《谈美》等书籍,并指导他们写书评等;再比如,依据自己的理解认识对作品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使之更加适合他们的教学情景等。这些都是隐性校本课程。我觉得我这个课题的价值,或者我这个模式的价值,就是告诉其他老师,我们都可以进行校本开发,将隐性的校本课程变成显性的校本课程。而由“隐”到“显”,就是以自己的兴趣特长为基础,对那些内容进行整理、充实,加以固定化,让它们有体系、更深入,而不是随意的、任意的,随感随讲,然后随风而散。


比如,你推荐指导学生阅读《世说新语》,这不就是新课标下的整本书阅读吗?你把“乡土内容”注入课堂教学,不就是对地方文化的挖掘?因而,我觉得,我这个课程的价值,不是说我对钱氏著作挖掘多深,截取了多少材料,对高中语文教学有多大的帮助与促进作用,而是作为一相模式、作为一个范本,引导更多的老师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专长为基础,进行校本开发,在丰富自己课堂的同时,丰富学校的课程,也促进自己的发展——由单纯的教材的使用者变成教材的编写者,于教师能力提高,帮助是相当大的。


而我认为的理想的校本课程,不是我的课程一家独大,而是我开发钱锺书的三两节课,你开发乡土文化的三两节课,他开发《史记》的三两节课,他研究汉字的三两节课……大家汇聚在一起的校本课程。这样,一个教研组就活了,一所学校就活了。


学人:在您介绍推广校本课程的经验中,谈到校本教材能够在开始之时得到其他老师的接受,与学校的强制推行是分不开的,比如备课活动中必须讨论校本教材、教师的备课中必须体现相关内容、教务处的教案检查等等,这样的做法,会否一定程度妨碍一些教师自身的教学主动性、扼杀其他优秀的校本课程出现的可能性——如您所言,在您周围有些老师也会私下阅读《资治通鉴》《说文解字》等书?


程:这个问题很尖锐。校本课程到现在还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我开发初的2012年,更是新鲜。教师们的不理解不支持是正常的,而学校以行政的力量来干预也是必要的。我们当初的应用形式为课内穿插与专题讲座。专题讲座一个月占用一节晚自习,也就是1个小时,时间并不多,所以,班主任意见也不是很大,下班老师就是到现场维护秩序,工作量也不是很大,这个容易做到。课内穿插的操作相对困难,如您所提出的疑问:“会否一定程度妨碍一些教师自身的教学主动性、扼杀其他优秀的校本课程出现的可能性?”我们所说的课内穿插其实很宽泛,任课老师看了校本教材的某一篇章,觉得有用,贯注于课堂教学,这是课内穿插;任课老师持与我校本教材中相反的观点,课堂上加以批驳,这也是课内穿插;任课老师看了某一章节后,觉得加入价值不大,只在课堂上提醒学生校本教材中有对这个问题的阐述,引导学生去读去看,这也是课内穿插。


所以,我们以为,“妨碍一些教师自身的教学主动性”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扼杀其他优秀的校本课程出现的可能性”这一点,其实我在前一个问题中已经说到了。我们不希望“随钱”这一校本课程“一家独大”,倒是希望“随钱”能成为一种范式,促使其他老师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也开发出校本课程,让校本课程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而事实证明,我们的“随钱”确实起到了这个作用,读《资治通鉴》《说文解字》的老师也正试着开发校本课程——虽然现在还没有开发出来。为什么还没有出来,与现在教师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有关,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这里就不展开来说了。


江西省大余中学校本教材《随钱锺书一道与古人对话》由江西教育出版社2019年正式出版


四、追寻语文教育的价值


学人:在当前强调为学生减负的大环境下,多了一门校本课程,是否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程:这个问题很现实。校本课程有两种形式,一是与某一国家课程结合,将国家课本校本化,对国家课程进行拓宽加深,如我们的“随钱”;一是国家课程之外,根据国家课程纲要,另行开发某一课程,如深圳盐田中学的《<论语分主题阅读>》。第二种形式的校本课程的开设,相当于学生又多了门课程,学生课业负担肯定有所增加;但第一类,如我们的课程,几年的实践表明,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的课程归属于语文,扣住的是语文的核心素养,所以,我们的课程设置是每两周从语文课中剥离一节来上校本课。


用我们学校语文老师的话来说:少上一节语文课没什么影响,多上一节校本课,对学生肯定有影响。所以,对开设校本课程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课内负担,我们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现有课程粘合得紧则不会,与现有课程粘合不紧,则可能增加。


学人:据普通高中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所言,新的语文教材改革将会更强调学生的阅读量与阅读速度,您如何看待当下的高中语文教材改革?


程:这个问题好宏大,超过了我的思考范畴。我只能凭感觉说说。我们省明年使用新教材,新教材目前我们还没看到。但是我们通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及网上传上的新教材文件图片,大概知道新教材像什么样子。


学生的阅读肯定要有量的积累,阅读的速度在现代社会也要提高,这是语文学科特点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决定的。但我个人以为,阅读量的增加不是改革而是回归。现代科技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多,不再仅仅局限文字,图片声像更便捷轻松,于是,有人称现在是个“读图时代”,阅读是“碎片化阅读”。这是时代的特点。


新课标设置为18个任务群,其第一个任务群就是“整本书阅读”。倒退三十年,“整本书阅读”这个概念是不会提出来的。因为当时的娱乐生活与获取信息的途径都有限,阅读成为精神生活的一个主要部分。那时的阅读,多数为“整本书阅读”。我还记得我高中时一个同学书店买了《文化苦旅》后一班同学轮着看的情景,还记得大家对于《围城》中那些精妙比喻以及幽默睿智的话语在课后的大谈特谈……所以,我以为“整本书阅读”是回归而不是创新——它只不过是以《课标》规定的形式回归,以考试必考的形式倒逼,其实属于无奈之举。而阅读速度的提高,与信息社会信息量在几何级递增有关,你不读快,不迅速地阅读并筛选出信息,你就可能被时代淘汰。所以,快速阅读是现代社会所必须的一个能力。


但我个人以为,快速阅读的基础是阅读量的增加,而阅读量的增加必须以精读为中心——我在读《管》之前以博览为主,最后是疲倦而无所得;在精读《管》之后,我看文言、白话的阅读速度明显提高。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化印迹很深的一个体会,与宏观的教材改革关系不大。


学人: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中学义务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很难真正发挥教育培育人的作用。而根据您数十年的教学经验来看,您认为中学语文教育的作用与价值是什么?中学的语文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素养?


程:钱锺书曾说:“遍则不偏。”“偏”这个字是“亻”旁,什么意思呢?偏见、片面的认识,往往因为听一个人说,或者从一个方面考虑问题导致的。“遍”繁体写作“徧”,是“彳”旁,也就是说如果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说话,或者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做到遍观,看问题才能全面。“遍”的简体“彳”变成“辶”,也有它的深意,即我们不能静止不动的看问题,要动起来,从几个方面多个角度看问题。


应试教育饱受诟病,因为它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与意识被压制,这是它的不足;但是,创新能力是从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开始的,有了良好的基础才能创新,这是应试教育的好的方面。如果你去问那些大学生,他们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是在哪个阶段培养的,我想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会说是大学之前,尤其是高中。阅读与写作能力,以及由此渗透出来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我觉得是语文教育的价值与作用所在。而中学语文教育所应致力培养的能力,我觉得也必须是这四种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思维逻辑能力。


    进入专题: 钱锺书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人访谈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8457.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亚博电竞网的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亚博电竞网的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亚博电竞网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