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俐:建设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亚博电竞网

张清俐:建设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66 次 更新时间:2022-11-14 21:45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  

张清俐  


“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党的二十大报告用这样一句富有诗意的描述,生动刻画了新时代十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全面部署,赋予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奋进新时代的重大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阔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正在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新画卷,展现美美与共、和衷共济的人类文明新图景。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回顾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国家发展大局,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012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署名文章《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明确强调:“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正式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高举起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旗帜。“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等重大科学论断深入人心。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相继出台,系统部署数十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立法设定六五环境日,实施“史上最严”新环保法,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累计查办按日连续处罚等重点案件共计17万多件。”2022年10月21日,在中共二十大新闻中心的记者招待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表示。

2021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pm2.5的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34.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率达到了87.5%;地表水i—iii类断面比例达到84.9%,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1.2%;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2年下降34.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68.5%下降到56%;森林覆盖率增长到24.02%,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区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总依据,针对当前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明确指出:“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三个前所未有”的科学论断,不仅在空间与时间、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坐标上鲜明标示出当代中国在世界发展大势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历史方位,科学回答了我们处于什么环境、站在什么方位、面临什么挑战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而且体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尽管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冲击,新时代的中国却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突出发挥了基础性、整合性、系统性作用。“十年来,我们统筹‘三大攻坚战’,系统发力,成效显著。”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云飞举例说,我们不仅在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有效提升了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在精准脱贫方面,我们推出了生态扶贫和生态脱贫等重要的战略创新举措,创造了生态移民和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等经验,用绿色发展助推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我们统筹经济发展和非传统安全,统筹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创造性地提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确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理念,建立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着力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立以绿色为主基调的国际大国关系。这些成就涵盖了新战略、新思想、新理念、新制度、新价值、新模式、新原则、新外交。”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赵建军用“八个新”总结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十年来的历史性变革和成功经验。

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开忠看来,新时代新征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求我们必须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历史新台阶。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备受关注的关键词之一。在这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被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特征的重要地位。南昌大学副校长刘耀彬表示,与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有着根本区别,中国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坚持以绿色作为发展的底色,通过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有效克服了西方现代化牺牲自然生态环境创造物质财富的弊病,极大地推进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赵建军认为,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处理好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实践中,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党和人民对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普遍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人与自然合理关系的高度认同。一方面,我们取得的新时代历史性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升,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最普惠的民生需求,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

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正是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山东大学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邢占军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深刻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摆在全局性的突出位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与深刻内涵的阐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受访学者一致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遵循。今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一书出版发行,学界掀起系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热潮。杨开忠表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党的二十大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再次贡献了东方生态智慧,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以绿色低碳发展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以专章形式就“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战略部署: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布局。张云飞注意到,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第二个百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远景,必将促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性和持续性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和要求,不仅适用于人口资源环境等领域,而且适用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和系统提升,必须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

杨开忠谈道,经过新时代十年的稳健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关键时期。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正确处理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关系,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必须切实有效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处理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内在关系,需要从三个维度发力:从发展理念上进一步深入推动变革,从制度保障上进行系统性谋划制定,从全社会参与上进行机制创新。”赵建军表示,坚定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信念,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牢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深入推进污染防治,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对于未来如何科学协同推进绿色发展,杨开忠提出,一是把倡导绿色消费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二是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加快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降低社会经济各类物质消耗总强度。三是深入推进新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能源革命。四是加快形成紧凑高效、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五是在努力推动降碳、减污、保护生态协同增效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邢占军表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快减污降碳,统筹绿色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各地应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凝聚共识激发行为自觉。”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青松表示,为推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体系,营造生态文明建设良好氛围,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推进新闻宣传,组织新闻采访活动,集中报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经验模式,拓宽新媒体宣传渠道,创新宣传载体和内容,提升信息发布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面对火热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目前的学科发展还显得较为滞后,尤其是没有系统地形成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效转化为富有创造力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因此,构建和发展中国自主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是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时代性任务。”张云飞说。

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领域,中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已经成为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理论与实践成果,不仅给新时代中国带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变革,也给大变局中的世界带来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刘耀彬表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尤其是‘双碳’目标的制定和实践,展现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大国责任”。

回首新时代发展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唯有行而不辍,必然未来可期。面向未来,实现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必将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生态文明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800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亚博电竞网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亚博电竞网的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亚博电竞网的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亚博电竞网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