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群慧:国有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新使命新任务-亚博电竞网

黄群慧:国有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新使命新任务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43 次 更新时间:2023-02-06 20:45

进入专题: 国企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黄群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有企业作为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需要围绕着党的中心任务,围绕着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的使命感,通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现代新型国有企业,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出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发挥更大作用。

强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使命担当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使命是企业组织存在的理由,使命决定战略。企业组织基于战略进行有效运作,在市场中计划运筹、组织协调各种资源,最终实现自己的使命,这是企业组织运行的基本逻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仅仅把企业作为一个具有“经济人”特性、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组织,企业就很难做强做优做大做久。卓越的企业组织从来不是仅仅把盈利作为使命或者目标,盈利只是企业发展的手段,企业必须有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贡献的崇高使命。

对于中国国有企业而言,更是应该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组织的根本使命,这是国家出资设立国有企业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国有企业存在的理由。未来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么,在未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国有企业必须强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担当,围绕着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也就是说,强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使命,这是中国国有企业在现代化新征程中改革发展的逻辑基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强化国有企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使命担当,必然要求国有企业以自身高质量发展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就是遵循新发展理念的企业成长与发展。企业高质量发展应该具有“创新是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需要、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一组特性。

国家在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重大战略,包括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以这些高质量发展主题和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国有企业需要更加明确自己的具体定位和发展使命,努力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市场主体,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在高水平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共同富裕、畅通经济循环等重大战略中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不断完善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成功创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

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现代化新征程中,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而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1978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就需要不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微观制度基础之一,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中国最大的国情,又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个市场化改革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企业微观基础制度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在坚持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方向的同时,尤其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这个重大政治原则,努力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坚持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通过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国有企业健全“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落实党委(党组)研究讨论前置程序,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的领导作用,尊重和支持董事会、经理层依法行使职权,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面对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使命,国有企业要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一方面,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把党的领导有效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落实党组织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确保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向和经营活动符合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要求。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国有企业经营决策机制,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独立市场经营主体,使国有企业更多通过市场化的手段生产经营,取得相应的收益、承担相应的风险。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一个现代化国家,必须有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撑。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任务。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方面要建设创新引领、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将经济发展主要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实体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依靠创新驱动实体经济供给质量提升,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另一方面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城乡区域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等重大发展战略,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支撑的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以服务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要。围绕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现代化城乡区域体系,服务于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农业强国建设的需要,服务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需要,国有企业应在发展战略上进行聚焦,优化投资方向,既实现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又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要实现上述要求和任务,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强化国资委对国有企业使命定位、战略方向、资本布局的监管,避免国有资本脱离主责主业,尤其是脱离实业主业,倾向于“脱实向虚”,不能很好地履行壮大实体经济、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现代化建设功能定位。不能将“管资本为主”理解为“单纯管资本”不能“管企业”,也不能把“管资本”单纯理解为监管企业的资本收益。“管资本”应该把管企业的资本和管企业的使命、战略等统一起来。从国资委监管的对象看,其监管资本的含义更多的是具有“技术属性”而非“金融属性”。这意味着国资委“管资本”需要监管对象基于“技术属性”投入资本获得产出的利润率,而不是基于“金融属性”投入资本在资本市场上资源流动中获得的“利率”收益。

国资委“管资本”不仅要考核其资本回报,还要关注其资本回报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要监管企业是否已经脱离主责主业、违背使命要求和偏离资本功能定位。引导国有企业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正确的业绩观,切实把国有企业引导到做强做优做大上来。要突出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从考核分配、干部管理、党建廉政等各方面督促引导国有企业建立正确的业绩观,聚焦实业、做强主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推动国有企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产业产品迈向价值链高端,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实现国有资本有序增值。

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着高质量发展,对国有企业提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要求,这为国有企业在现代化新征程中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最终体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体现为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培育和形成。尤其是对于中央企业而言,要更好地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努力成为原创性技术策源地和现代化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在现代化新征程中,国有企业围绕着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目标,需要在以下几方面重要任务上发力。

弘扬企业家精神,以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驱动国有企业创新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尤其指出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导向是创新,弘扬企业家精神是决定企业创新能力进而也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弘扬企业家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弘扬企业家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尤其要求进一步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深化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改革,激励国有企业经理人行为长期化,建立创新失败保护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经理人承担风险能力,让更多国有企业经理人成长为真正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于创新人才,企业发展必须坚持以创新人才为依托,向人才培养倾斜更多资源,只有聚集大量创新人才不断迸发创新活力的企业才能真正产生具有不可复制、不可模仿的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和创新效率。

支持国有企业更好更多投入科技创新领域,发挥原创性技术需求牵引作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原创性技术供给;加速创新要素集聚,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鼓励国有企业将更多资本投入到科学创造和原创性技术创新之中;着力优化创新生态,厚植创新文化,遏制“脱实向虚”的经济结构失衡趋势,使制造业企业有合理利润,减少其转向资本市场逐利的动机;开展高质量的国内外创新合作,深化创新主体的有效协同机制,促进原创性成果转化;采取“揭榜挂帅”的机制引导有能力、有意愿的企业将资源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需要重点发展的核心科技竞争产业中;积极探索有效的国有企业投资模式,通过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将投资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资本整合,推进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和专业化整合,提高把握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能力。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要通过创新发展成为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主力军。

以追求卓越的现代化使命担当,推进现代新型国企向世界一流企业的跨越发展。

世界一流企业是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引领全球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力量。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些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必然要求我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没有一批世界一流企业的支撑,不可能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新发展格局,不可能基本实现现代化;没有一大批世界一流企业支撑,我国也就不可能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前,我国已经成长出一批规模巨大的超大型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但是,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创新能力、质量效益、品牌价值、治理水平和国际影响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经过改革开放,尤其是通过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监管体制上,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以及在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发展成长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具有现代属性的现代新型国有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使命新任务,现代新型国有企业要以追求卓越、志在一流的使命担当,通过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趋势有效提升企业技术牵引和产业变革的创新力,通过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全面提升企业产品品牌价值创造力,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提升企业现代治理和管理能力,通过积极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快速提升企业的全球影响力,从而积极推进现代新型国有企业跨越发展为世界一流企业。


    进入专题: 国企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051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国资报告》2022年第1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亚博电竞网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亚博电竞网的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亚博电竞网的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亚博电竞网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