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群慧: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亚博电竞网

黄群慧: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166 次 更新时间:2023-05-12 18:33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黄群慧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目标,并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动力基础和核心内涵。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进入新时代,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持续推进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正在深度调整,大国围绕制造业布局的竞争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博弈日益加剧,工业化的全球格局和技术内涵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已踏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在新征程上新型工业化进程需要围绕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入推进。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和新的任务要求,深化新型工业化需要把握以下几方面原则和方向。

深化新型工业化要注重把握技术先进性,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制造强国建设为着力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传播和应用为前提、动力和标志的。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拓展期,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绿色低碳技术等新兴技术正在重塑全球的技术版图、经济结构和大国竞争格局。中国要成为现代化强国,需要遵循工业化和现代化一般规律,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高地。当今世界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已经紧密融合,科技强国建设和制造强国建设密不可分,制造业是科技创新活动最活跃、科技创新成果最丰富、科技创新应用最集中、科技创新溢出效应最强的产业,是科技创新主战场。中国已经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大而不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制造业基础能力还不强,一些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整体技术水平先进性还有待提高。

深化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是以科技创新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和融合化发展,持续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围绕提高技术先进性深化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高水平自主技术要素供给,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前瞻谋划类脑科学、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技术;二是积极探索有效投资机制,加大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尤其是促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尽快建成布局完整、技术先进、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三是建立完善产业基础能力评估制度,加快实施针对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的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围绕着大飞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电力能源装备、船舶与海工装备、工业母机、高端医疗装备和现代农机装备等领域,积极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努力突破一批带有创新性、标志性的装备;四是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发展,以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化农业的深度融合,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五是积极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促进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积极建设完善以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为核心内容的绿色制造体系。

深化新型工业化要注重把握过程包容性,基于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要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目标。推进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任务十分艰巨复杂。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个现代化战略,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既要满足人口规模巨大这个“条件约束”,又要满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个“目标函数”,这就要求深化工业化进程中要注重把握过程的包容性。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是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过程,使工业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决杜绝两极分化,必须将实现共同富裕这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与新型工业化进程有机结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我们不能等实现了现代化再来解决共同富裕问题,而是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

从经济现代化进程看,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已经步入工业化后期,人口规模巨大的低成本劳动力供给优势正在逐步转向巨大人口资源所形成的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优势。新型工业化战略需要从基于低成本比较优势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转向基于技术创新优势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特征也正是要求把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为高水平自主创新优势。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追求技术先进性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工业化过程的包容性。进入工业化后期,我国工业化进程正呈现出数字化、经济全球化和去制造业化趋势,技术升级转型必然带来大规模就业岗位转换,由此而产生的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也会比较严峻。这就更加要求深化新型工业化进程注重过程包容性,新型工业化一定是创新驱动的、可持续的、包容的工业化。一方面,避免工业化进程中“极化效应”,技术创新要考虑社会责任,推进制造业高级化、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注意弥补“数字鸿沟”,使更多人群参与到新型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分配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通过分配制度的完善来提高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包容性,使全体人民都能够分享到新型工业化的成果。

深化新型工业化要注重把握战略协同性,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既实现人民的物质富足,又实现人民精神富有,这就要求推进新型工业化在厚植人民生活的现代化物质技术基础同时,又要注意为持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作出贡献。新型工业化战略要与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战略相协同,制造强国战略要与文化强国战略协同,围绕人民的物质文化整体需求、人的全面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在追求人类自身发展和现代化的同时,还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必须全面抛弃“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路径,新型工业化战略必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美丽中国建设相协同,使得人类自身现代化发展与自然环境演化相容。

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但总体上看“新四化”之间发展并不平衡不协调,从工业化与信息化关系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深度需要加强,工业软件、高性能芯片等还严重落后世界先进水平,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智能制造能力都有待提升;从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看,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发展还不充分,城镇化水平总体落后于工业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产业和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着“时间上不同步”和“空间上无互动”的问题,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有待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水平还较低,城市群和城市圈还有较大发展空间;从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看,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还不充分,农业现代化还是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短板,农业的机械化、科学化、水利化、电气化、绿色化、信息化、产业化水平都与我国总体现代化阶段不相适应。这意味着,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所要求的2035年基本实现“新四化”,必须注意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协同性,一方面要注意制造强国战略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的协同,另一方面要注意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大战略协调。

深化新型工业化要注重把握产业安全性,统筹发展和安全政策,推进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积极推进对外开放,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积极推进自己的现代化进程,又以自身的现代化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快速工业化进程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同时也为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重要贡献。无论是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及面对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作为一个后发大国,中国都充分发挥了经济“压舱石”作用。

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但中国仍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深化新型工业化进程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积极探索在开放经济体系下如何有效提升国家产业安全水平、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路径。一方面,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反对保护主义,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促进我国产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在全球竞争中提升自己的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效推进产业链的强链补链稳链,积极开展重点领域产业竞争力调查和产业安全评估,完善产业安全管理体系,尤其是形成建立权责清晰、多部门紧密协作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产业组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276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亚博电竞网的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亚博电竞网的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亚博电竞网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