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时代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一部分源自于「物竞天择」之自然定律使然,另方面则有赖于人为的创造、改革。
自古以来,每个时代都有许多伟大的革命家,他们本着牺牲奉献的精神,对国家社会做出许多的革新,才使得人类从蛮荒到文明,由专制到民主。
在佛教史上,历代许多高僧大德们,不但深体佛陀本怀,崇佛奉法;尤其勇于革新,才使得佛教能在每个时代适应社会的需要,进而发挥佛教觉世牖民的教化之功。
谈到佛教的改革大师,当首推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他不但是向自己革命,他一生所开示的教法,也都是指导众生如何革除自己的陋习;尤其重要的是,他的革命并非消极的破坏,而是具有积极性的建设。
现在有很多人不了解佛教,以为今日学佛的人是逃避现实,是消极厌世,这实在是误解了学佛的本义。佛陀所以出家修道成佛,一方面当然是为了解救自己生死苦恼的问题,但另一方面是为了救济被压迫的人民。我们如果深入了解释迦牟尼佛住世奋斗的经过,一定就会明白他实在是一位伟大而慈悲的革命者。
本文的主旨,即希望透过古今高僧大德,举凡在弘扬教义、改革教制、从事社会教化有建树者,以他们的行谊做为今日佛子学习的榜样,希望大家奋起,勇于改革,不革新则佛教无以进步。
历代因为迭有目光高远的创见大师为佛教做出许多的改革,使佛教能在当时大放异彩,甚至历经时代变迁及各种法难的摧残,至今依然屹立不摇。其中较具代表性与影响力者,诸如道安大师的力斥「格义佛教」、开创「佛典目录」先河、「统一释姓」,并且主张「不依国主,佛法难立」;慧远大师首于山林「聚众讲学」,并作〈沙门不敬王者论〉;道生大师力持「一阐提也有佛性」,主张人人皆得成佛;以及智者大师提出「五时八教」之教判、信行大师创「三阶教」、玄奘大师另创「译经体例」、惠能大师「传法不传衣」、神会大师「为南宗定位」、马祖大师「创丛林」、百丈禅师「立清规」、永明禅师大力「调和禅净」等,都带领佛教安然走过每个风雨飘摇的时代。
佛教传到中国,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了唐代,由于八宗已臻成形而达于鼎盛状态;之后历经宋、元、明、清,慢慢走入山林,此时大部分的出家人纷以自了为要务,致使佛教渐与人间脱节,终而成为吃斋拜佛的老人佛教。其间虽然也有力图振兴之士,疾呼奔走,但是直到民国,教界仍有改革与守旧二派,意见纷歧。
在改革派中,以太虚大师为代表,他提出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思想、推动教理、教制、教产改革,但没有条件付诸实践,终致功败垂成。近代以来,慈航法师慈悲响应改革,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等,都对佛教做出了贡献。然而真正把老迈消极、出世遁俗的台湾佛教,带动发展成为今日朝气蓬勃,充满生活化、社会化、知识化、年轻化,甚至走向国际化的世界佛教,则非「人间佛教」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星云大师莫属。
星云大师对今日佛教的贡献,来自于他对不合时宜的陈旧陋习勇于改革,他对未来佛教的发展有方向、有理想、有弘愿、有创意。
至于星云大师对佛教的改革思想成形于何时?受谁的启发最大?所做的第一件改革是什么?改革过程中受到的阻力、障碍是什么?诸多改革中,对今日佛教究竟发生了那些具体的影响?他希望把台湾佛教带到什么样的境地?他的改革最大动力又是什么?笔者有幸随侍大师学佛多年,以亲身所见所闻,及从大师的诸多著作中,将针对上述问题作一番探讨与厘清。
一、星云大师的创意源头
经济学者高希均曾说:「星云大师是佛教的创意大师」,天主教的丁松筠神父也曾赞美星云大师是「佛教的马丁路德」。若从星云大师对佛教的改革创见来看,以上两者堪称是星云大师的知音。然而星云大师对佛教的改革思想成形于何时,却鲜为人知。根据星云大师的传记《传灯》一书记载,星云大师从小便随外婆同住,由于外婆是虔诚的佛教徒,经常与外婆到寺庙烧香拜佛。至于拜的什么?星云大师说他并不懂,唯一懂得的是,大家边拜边念:「教你修来你不修,死后变牛拉额头。」
当时星云大师年纪虽小,但是他说,当他看到寺院的大雄宝殿里,虽然三宝佛、廿四诸天,乃至四大金刚、十殿阎罗等,都极为庄严巍峨,然而整个寺院却见不到任何佛教事业,也没有感受到佛教对人间的关怀,当时小小的心灵里就觉得这不是真正的佛教。他认为真正的佛教应该是教人如何解脱自在、如何获得幸福安乐,如果缺少这些义理的弘扬,则佛教对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产生这样疑问的同时,在他八识田里其实早已种下了改革佛教的种子,所以星云大师对佛教的改革思想,应该是早在未出家之前就已经在心中萌芽了,而他的发心出家,就是对佛教所做的第一件改革,因为唯有出家,才有机会实现理想。
出家后的星云大师,所受的佛学院教育并不完整,并且是很零碎的。根据笔者亲聆大师开示说,当初就读丛林学院时,每日上山砍材,到河边挑水,这是很正常的事。尤其他所受的是闭塞的教育,是专制的教育,每天不准看报纸,不许用钢笔写字,当时大师心里就直觉这样的教育是不好的,因为佛教应该要应机接待十方,要有充实的知识,因此当时虽然自己堪受如此教育,但是他说:这只会养成一个保守的出家人,对整个佛教、社会,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所幸这种情况在抗日战争之后,因为栖霞山拥有栖霞师范学院图书馆,当时大师一边当学生,一边兼任图书馆管理员,每日从中获得许多新知。如此经过了六、七年,在这段期间,大师每年于宝华山传戒时,从未间断的前去找同参道友,于戒期中用心学习。这时期遇到的融者法师、雨昙法师、海山法师、觉民法师等,也给大师上过佛法概论,奠定了佛学的基础。后来转学到焦山佛学院,但还是没能顺利的就读毕业。
在此之前,大师曾挂单于天宁寺,参学于金山江天寺,也到过苏州灵岩山寺,所以禅、净、律、教都有了广泛的涉猎。尤其在焦山佛学院时,遇到的芝峰法师为他教授佛学、胜璞法师为他上文学课程、薛剑文老师指导国学,也得到一些年轻法师传授数学、外文、生物学等。大师说:「这时自觉一时心开意解,世间学问都向我蜂拥而来,对于未来新佛教的种子,对于合乎人间化的教育,就在我心中慢慢建立了蓝图。直到廿二岁时担任华藏寺住持,看到寺内设有农场、工厂、学校等,当时更对佛教的未来满怀憧憬,因为我知道,佛教要想振兴,就是需要有这些事业为后盾。」
从以上这段文字看来,过去一般人总认为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是受到太虚大师的启发,其实真正启发大师弘扬人间佛教的,是他自己。他也曾在著作中说到:「人间佛教不是那一个个人的佛教,甚至不是因为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解』的理论,就把『人间佛教』归于六祖大师;也不是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的思想,就把『人间佛教』推给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是每一个人的心、每一个人的道、每一个人的理;人间佛教是佛陀的本怀,是每一个人生命的净化、升华,凡能圆满涅盘之道的教示,都是人间佛教。」(〈中国佛教阶段性的发展刍议〉,《普门学报》第一期第四十七页)
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虽然并非受到太虚大师的直接启发,不过他也不讳言,当时太虚大师提出教制、教理、教产改革,受到僧青年的推崇,大师本身也是一个充满改革热诚的青年僧,难得佛教有此大德想要振兴佛教,自己跟着崇拜、尊敬,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很自然的事。
后来因为抗日战争,局势急转直下,星云大师率领僧侣救护队来到台湾。最初在新竹台湾佛教讲习会担任教务主任,大醒法师为会长。当时因为是借助别人的地方与力量来办教育,不管在经费上、制度上、课程上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与影响,所以当时大师心中就已埋伏了日后创办教育的理念,他认为应该从生活教育、思想教育着手,从学生身上切实打好基础,这才是办学的要务。
本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大师为了培养弘法人才,首于民国五十三年(一九六四)创办「寿山佛学院」,三年后开创了佛光山,第一栋建筑物就是现在的佛光山丛林学院院舍。三十七年来,佛光山办学不辍,并且由原来的一所佛学院,到现在遍布非洲、澳洲、马来西亚、香港、印度等世界各地的十六所佛学院。多年来所培育出来的僧青年,目前弘化在世界五大洲,建立了一百多所的国外道场,加上台湾的百余所别分院,都成为星云大师推动人间佛教,发展国际佛教的种子部队。
其实,年轻时的星云大师,他曾自许要当佛教的评论家,他也确曾每十天就在《觉世旬刊》发表一篇短评,针对当时佛教的陋习、弊病,提出建言,例如建议中国佛教会派人出国布教以推动国际佛教、加强教会与训练人才、信徒资格审查、确立佛教考试制度等。此外,他呼吁政府订定公立佛诞节、主张寺院住持与管理人应由僧众一人统一担任,并且建议政府以「改良拜拜」代替「取缔拜拜」,尤其对于政府颁奖表扬慈善,直言不讳地说此乃促使佛教堕落之举,政府应该鼓励佛教从事文教弘法(《觉世论丛》)等,这些在当时都对保守的台湾佛教产生很大的冲击,对日后佛教地位的提升,更是贡献良多。可惜后来大师创建佛光山(一九六七),一心忙于建寺安僧、课徒教众,并且致力于文教、共修、慈善、社教等弘法工作,自此也就少再撰文评论了。
当时大师如果继续大发「狮子吼」,是否会对佛教的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星云大师坚定地表示:「会有很大的贡献,只是必须要有另外一个甚至好几个星云,因为有人提出改革,也要有人去落实;改革破坏旧有之余,要有新的建设成果,才能看出改革的成效,否则光是喊口号要改革,而没有人实践,就会被批评、被攻击,如此纵使理想再好,也只流于空谈。今天我着手改革,虽然有人批评、毁谤,但是因为我实际做出了具体的成绩,别人也就不敢再无的放矢,胡乱攻击了,所以旧的要破坏,新的要建设,才是真正的改革。」
在这样的理念下,星云大师多年来所做的改革,确实对今日台湾佛教的发展,有着再造之功,只是一般人并不容易深刻感受到。因为文化不同于武力革命,以武力侵城掠地,成果一夕可见,信仰思想的改革是慢慢成之于无形的。不过话虽如此,只要对五十年来台湾佛教的发展有所研究的人,都不难发现,当初星云大师提出弘扬人间佛教的理念时,反对、批评、质疑、不屑的声浪如排山倒海而来,但是放眼今日全台湾的佛教寺庙不都在奉行人间佛教吗?这不就是星云大师改革佛教的成就?过去社会人士大多信仰基督教,经过这些年来人间佛教的推动,台湾社会的信仰,教堂少了,基督教徒少了,圣经也不流行了,报纸也不再以基督教的活动为唯一的报导题材。现在佛教人口增加,青年入佛的比例日增,弘法布教的活动日渐旺盛,法师可以进入校园、军中传教,佛教的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佛教的文化学术会议每年不断召开,政治官员对佛教也重新估定价值,甚至二○○一年政府首定佛诞节为公立纪念日,由于弘化在世界各地的佛教徒共同庆祝,成为世界的一大盛事等等。这一切的改变,虽然星云大师谦称并不全然是自己改革的成果,他说:「台湾实施民主,也是一大助缘!」
其实,台湾纵然实施民主改革开放,但是若无星云大师胸怀兴隆佛教的悲心、愿力与智慧,创办多所佛教学院,培养无数僧俗人才,多年来分散在各地推动佛教的文化、教育等事业,并举办各种活动,接引青年学佛,尤其成立佛光会,结合广大佛教信徒的力量,共同弘扬佛教,相信佛教还是很难走出寺庙,走向社会。
大师对海峡两岸的关系,主张和平统一。他于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十九日,在美国西来寺主办第十六届的世界佛教徒友谊会中,一举把代表北京之中国佛教协会,和代表台北的中国佛教会,以及中华佛教居士会,同时拉上同一张会议桌开会,打破往常中国海峡两岸之佛教人士不同桌议事的禁锢。多年后,大陆学者方立天教授到佛光山参观,忍不住由衷的说出一句话:「人间佛教统一了两岸!」
近十年来,国际佛光会先后在美国洛杉矶音乐中心、加拿大温哥华卑诗大学和平纪念馆、澳洲雪梨达令港会议中心、法国巴黎国际会议中心、香港红磡体育馆、加拿大多伦多星座大饭店、台湾中正体育馆等地召开一年一度的世界会员大会,星云大师均发表主题演说,作为会员的精神指针与未来的行事方向,如「欢喜与融和」、「同体与共生」、「尊重与包容」、「平等与和平」、「圆满与自在」、「自然与生命」、「公是与公非」、「人间与生活」、「发心与发展」等;每篇主题演说都有中英文对照的翻译本,由于内容都在呼吁和平、倡导平等,正是符合当代的思潮及人心之所向,因此结集出书(《当代人心的思潮》)以来,受到各国人士的推崇,已经成为世界思想的主流,对于促进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贡献至钜。
二、星云大师的弘化创新
星云大师的改革创见,不管对佛教,对社会,都发挥极大的影响力。但是大师的建言、改革,也并非一时就能被接受,就能看出成果。例如早在二十多年前大师便呼吁政府要发展交通,因为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所系;遗憾的是直到近几年当局才慢慢懂得发展交通的重要,才开始建设捷运,并增建第二条高速公路等。
再如四十年前大师担任中国佛教会常务理事,当时就希望政府能够制订宗教法,摆脱「寺庙管理条例」中不合理与过时的法令规范,也希望宗教界要团结。他说:「因为宪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这样的观念是由西方带入中国,也是佛教赖以生存的法则,希望各宗教未来都能在这样的架构下,平等地共同发光生热,因此我们需要一部平等、合法的宗教法。」遗憾的是,至今政府还只是在立法订定中,迟迟不见宗教法出炉。
大师不守旧,他在弘法方式上一直不断地求新求变。虽然他也知道恋旧是人的惯性,而且旧的并非全然不好,只是如果一味的守旧,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发展,必然落伍,成为包袱,无益于世,如此便得要改。这就是星云大师改革的理念。大师并非刻意的想要改变什么,或者想要标新立异,图谋什么,他只是单纯的希望佛教不要被时代的潮流所湮没,而能不断的引领人类开创幸福美满的人生,因此一路走来,自然而然的做了许多改革与创新。例如:
(一)过去一般人学佛,不看重今生,只指望来生能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大师认为这种思想太消极,因此提倡「药师法会」,主张重视现世的富乐,把握今生难得的人身,好好培植福德因缘,来生才会更好。甚至在「度生重于度死」的理念下,推广「佛化婚礼」、「报恩法会」、「成人礼」等,一改过去「人死了才找法师诵经」的观念。
(二)过去一般寺院,对于信徒的护持,总是为他们祈福祝祷说:阿弥陀佛会接引你往生极乐世界。大师主张:不要让阿弥陀佛代替我们报恩,信徒护持我们,我们就应该自己回馈。所以他教导徒众「要对信徒添油香」,除了要对信徒慈悲爱护,要以法施利益众生以外,并且建设佛光精舍,接受对佛教有贡献的长者安养;他成立「功德主会」,订定各种功德主的福利办法,甚至为照顾徒众父母而创办「亲属会」,这些在佛教界来讲,均属首创。
(三)为树立丛林规矩,落实生活的佛法,大师特别建设云居楼,提供全山徒众与来山信众、游客一起过堂用餐,让过惯物质享受的社会大众,体验简单朴实的寺院生活与庄严肃穆的丛林规矩。
另方面,他又提倡「素斋谈禅」,一面享用「飞机餐」或「自助餐」,一面谈禅论道,由此可见大师的度众法门,灵活而多样化。
(四)对于寺院的功能,大师提出「传统与现代融和、信众与僧众共有、修持与慧解并重、宗教与艺文结合」的主张。所以佛光山及各别分院的建筑,都设有讲堂、会议室、教室、谈话室、演示文稿室、图书馆,乃至美术馆、滴水坊等。大师认为,所谓现代化,就是不将传教弘法的责任推给大雄宝殿(只管叫信徒去拜佛),而由讲堂、会议室、教室来担当(要有佛法开示),并能将出世与入世调和、山林与社会结合、出家与在家相辅相成。
谈到建筑,佛光山的云居楼是大师的杰作,在上千坪的偌大空间里,看不到一根柱子。大师一生没有学过建筑,但对空间的规画、应用,无人能及。大师对寺院建筑的理念是「要以设备代替人力」;在此原则之下,空间的规画,室内格局的搭配、设计,一切要以方便大众、符合弘法所需为要务。云居楼乃至佛光山的任何一栋硬设备,都是值得研究的「建筑学」,里中都有星云大师的思想与智慧。
(五)大师重视文教工作,提倡要负起对社会教化的责任。甚至,在大师的思想理念里,认为筹建大学比建设道场更为重要。目前佛光山派下有十六个佛学院、三所大学,也很有心要将普门中学,扩大成为一个教育城,从幼儿园开始,进而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乃至于研究部,不完全重视知识教育,对生活教育的要求也不容忽视。因为大师深感:一个人有学问并不代表就会做事、做人;人我的相处之道,要靠生活教育来启发。
(六)历代以来,大藏经的编印都由王朝支持。佛光山自一九七七年成立大藏经编纂委员会,以民间的力量着手将大藏经加以重新标点、分段、批注、排版、编印,亦属创举。
(七)成立「法藏文库」,计画分成数个阶段,将近百年来的佛学硕、博士论文及中国佛教文化论丛之佛教文献,有计画且有系统的加以整理,编辑出版,配合《普门学报》编撰、发行,以提升佛教的义学,培养高级佛学人才。
(八)过去佛教艺术不被看重,所以怀素大师不能入《高僧传》。大师感于佛教只重义理,不能包容其它,故而不能人间化、生活化、社会化、普及化,于是提倡佛教与艺文结合。他手着的《释迦牟尼佛传》、《玉琳国师》都曾拍成电影,虽然饱受批评,但他从不灰心,仍然不惜一切地奋斗,现在又继续编《玄奘大师传》,准备拍成电影,透过玄奘大师的成就来提升佛教的地位,同时也为被「西游记」丑化的玄奘大师还原本来面目。
过去智者大师九旬谈妙,成为佛教史上的一段美谈。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人凡事讲究快速、速成,一部《阿弥陀经》讲说二个礼拜的时代早已过去,已经不符现代人的生活步调了。为了改善繁琐的讲经方式,大师早在一九六七年创建佛光山的时候,便建设了净土洞窟,目的就是要让生活繁忙的现代人,只要利用二个小时参观一遍净土洞窟,就能认识极乐净土的殊胜,不但生动活泼,而且简单明了。
大师又首开在「大座讲经」中安排献供、节目表演等内容,希望达到「解行并重」的效果。乃至「偈语教唱」、「说唱弘法」等,都是希望呈现多样化的风貌,以接引不同层面的信徒。
此外,大师为佛光山的人事管理订定:序列有等级、奖惩有制度、职务有调动;以及集体创作、制度领导、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的运作准则。自己则于一九八六年自佛光山住持退位,传法给弟子心平法师,为佛教民主化树立典范。
大师一生致力于推动三宝节、佛诞节、宗教立法;并且举办佛学会考,鼓励读书,造成书香社会。他创办佛光卫视、发行人间福报;设立佛光缘美术馆、佛光缘滴水坊;兴办南华大学、佛光大学、西来大学等,其中佛光大学开设未来学、生命学、生死学,都是首创。
一九九○年成立国际佛光会,设立檀讲师制度,并且鼓励信众不必等到老来退休才到佛门发心当义工,年轻时就可以到佛门支薪工作,把信仰与生活结合。尤其去年创办《人间福报》,以「奇人妙事」当头版,事前大家并不看好,包括老报人陆铿都力劝大师莫作这样的尝试,但报纸一经发行后,马上引来热烈的回响与同行的竞相效法,咸赞大师的睿智,实非常人所能及。
总之,星云大师自小在丛林里即怀抱改革佛教的悲心弘愿,因此在六十多年的弘法生涯中,创下了无数的「佛教第一」。诸如:
文化 《佛光大藏经》、《佛光大辞典》、《佛教丛书》、《佛光教科书》、《白话经典宝藏》、《法藏文库》、《普门学报》双月刊、每月印经、民众图书馆、佛教文物陈列馆、佛教艺术展览馆、佛光缘美术馆、滴水坊、百人碑墙。
教育 第一所免收学杂费的大学、世界佛学会考、民众讲习班、幼教研习班、星期学校、信徒讲习会、都市佛学院、完全佛学院、胜鬘书院、印度文化研究所。
慈善 云水医院、如意寮、安宁病房、友爱服务。
活动 夏令营(大专、教师、老人、儿童、妈妈)、青年学生会、儿童班、回归佛陀时代弘法大会、信徒香会、南北行脚、佛光亲属会、佛化婚礼、妇女法座会、金刚禅坐会、印度朝圣、朝山团、都市佛学院、金刚会议、杰出妇女会议、各种夏令营、周六念佛会、假日修道会、禅净密三修法会。
法会 念佛会、药师法会、平安灯法会、报恩法会、八关斋戒、供僧法会、传法大典、三个月万佛三坛大戒、西方第一场三坛大戒、印度传戒、禅净密三修法会。
布教 佛教歌咏队、录制唱片、电台弘法、电视弘法、环岛布教、国家殿堂弘法、监狱短期出家、三军及离岛布教、美国议会开议祈福法会、梵呗音乐会、家庭普照、教唱佛教诗偈、佛光祈愿文。
其它 第一张唱片、第一间讲堂、第一本白话精装佛书、第一部开山史实纪录片、用幻灯片投影机弘法、光明灯、万佛殿、高楼寺院、信众穿制服、僧众等级制度、师姑(教士)入道、人事有序级、黑人剃度、澳洲公民授证典礼、国际佛光会、檀讲师制度、金佛奖、佛门纪念品、素斋谈禅、敦煌古展、陀罗尼经被、大楼道场、书写春联、供养来山法师、统一剃头日、陶壁功德芳名录、封山。
三、星云大师的教理新诠
星云大师一生念兹在兹,都是为了弘扬「人间佛教」。他说:「在我自己的这一生当中,自认一直都很用心在推广『人间佛教』,当我在讲述佛法时,要让大众听得懂;书写文章时,要让大众能体会;兴建道场时,要让大众用得上;举办活动时,要让大家能参与;开办法会时,要让大家能法喜;海外弘法时,也总会提供语文翻译,我随时随地顾及大众的需要,因为实用的佛教,才是人们所需要的佛教。」
正如大师所言,他一生所开示的佛法,乃至所推动的佛教事业,甚至日常生活中的言谈、行仪,无不呈现人间佛教的思想内涵与具体实践。例如:大师开示佛光人要「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大师一生云游海内外弘化,不管走到哪里,他不喜欢信徒接送,但每到一地,总还是有许多信徒到机场或道场迎接、送行。每当这个时候,大师不管旅途多么劳顿,身体再怎么疲累,他总要对现场的信徒做一番开示,哪怕只是几句鼓舞、关怀的话,总能带给信徒无比的欢喜与信心。可以说,大师一生对自己所开示的每一句佛法,无不躬亲实践,力行不已。
因为星云大师的佛法开示,都是经过自己身体力行,是体悟、融会后所流露出来的「内自证」,是禅者的境界,绝不是一般人生吞活剥、销文解字,或以名相解释名相的生硬佛法所能比凝。正如煮云法师说:「星云大师所开示的佛法,很难找出是出自那一部经、那一段经文;但是如果你以为大师的开示不是佛法,偏偏他又句句都不离根本义理。因为大师的佛法都是经过自己融会、消化,所以散布在每一部经论中,却又找不出是那一部经、那一段文。」
大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功力?如前所说,因为大师一生坚持,他所开示的佛法,一定要让人能懂、能实践、能受益,这才是人间佛教。因此,他在讲经说法时,总是以一般人共通的生活语言来诠释佛法名相,例如他解释「六和敬」为:
见合同解:就是「思想上建立共识」。
戒和同修:就是「法制上人人平等」。
利和同均:就是「经济上均衡分配」。
意和同悦:就是「精神上志同道合」。
口和无诤:就是「言语上和谐无诤」。
身和同住:就是「行为上不侵犯人」。
他对「普贤十大愿」,更作如是说:
一者礼敬诸佛,就是实践「人格的尊重」;
二者称赞如来,就是实践「语言的赞美」;
三者广修供养,就是实践「心意的布施」;
四者忏悔业障,就是实践「行为的改进」;
五者随喜功德,就是实践「善事的资助」;
六者请转法轮,就是实践「佛法的弘传」;
七者请佛住世,就是实践「圣贤的护持」;
八者常随佛学,就是实践「真理的追随」;
九者恒顺众生,就是实践「民意的重视」;
十者普皆供养,就是实践「圆满的功德」。
让人能懂、能受用,这就是「人间佛教」的人间性、生活性、利他性、喜乐性。大师一生,本此初衷,从未动摇,即连撰写学术论文,都不离这个本怀;他总能把深奥难懂的义理,以浅显的譬喻诠释,让人一看便容易了然会意。例如,他在〈论佛教民主自由平等的真义〉一文中,对「皈依三宝」及「受持五戒」,做了如下譬喻:
皈依三宝:
佛如光;皈依佛,就是点亮心灵灯光,为自己建设了一间电力公司;
法如水;皈依法,就是储蓄甘露法水,为自己营建了一座自来水厂;
僧如田;皈依僧,就是长养菩提花果,为自己开发了一亩良田土地。
受持五戒:
不杀生,就是对别人的生命不侵犯;不杀生而护生,自然长寿。
不偷盗,就是对别人的财产不侵犯;不偷盗而布施,自然富贵。
不邪淫,就是对别人的名节不侵犯;不邪淫而尊重,自然和谐。
不妄语,就是对别人的信誉不侵犯;不妄语而守信,自然誉好。
不吸毒,就是对自己的理智不伤害;不吸毒而正常,自然健康。
在「六波罗密自他两利之评析」一文中,大师对「六波罗密」做了如此批注:
布施可以种一收十,改造自己悭贪的性格;
持戒可以三业清净,改造自己恶性的行为;
忍辱可以自他得益,改造自己瞋恨的恶习;
精进可以无事不成,改造自己懈怠的因循;
禅定可以身心安住,改造自己散乱的思想;
般若可以观空自在,改造自己愚痴的认知。
所以:
(一)布施,是给人呢?是给己呢?看似给人,实际上是给己。
布施能度「悭贪」,是自己发财之道。
(二)持戒,是束缚呢?是自由呢?看似束缚;实际上是自由。
持戒能度「毁犯」,是自己平安之道。
(三)忍辱,是吃亏呢?是便宜呢?看似吃亏;实际上是便宜。
忍辱能度「瞋恚」,是自己做人之道。
(四)精进,是辛苦呢?是快乐呢?看似辛苦;实际上是快乐。
精进能度「懈怠」,是自己成功之道。
(五)禅定,是呆板呢?是活泼呢?看似呆板;实际上是活泼。
禅定能度「散乱」,是自己安心之道。
(六)般若,是外求呢?是内求呢?看似外求;实际上是内求。
般若能度「愚痴」,是自己明理之道。
大师在〈从四圣谛到四弘誓愿〉一文中,曾说:「佛陀证悟的宇宙真理是『苦、集、灭、道』,由苦、集、灭、道而展开广大无边的佛法。然而这只是佛陀就真理的本体而设定的义理层次,经过了世间的实践,就发展成为『四弘誓愿』。」
因此,他认为:
所谓苦谛,因为众生多苦,所以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
所谓集谛,因为苦由业集,所以发愿「烦恼无尽誓愿断」;
所谓道谛,为令众生向道,所以发愿「法门无量誓愿学」;
所谓灭谛,为使众生证果,所以发愿「佛道无上誓愿成」。
大师所以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因为大师心心念念都在「弘扬人间佛教」,也就是要把佛法作积极面的诠释。例如,一般人学佛未久,就急着闭关、住山,以求「了生脱死」,然而什么叫了生脱死?了生脱死以后又怎么办呢?
大师为了改变这种观念,他对弟子开示道:「所谓『了生脱死』,就是能够透视人生的真相,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当下活得自在。甚至认识死亡后的世界,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能够无惧于生死,超越生死,这就是『了生脱死』。如能进一步帮助别人认清生死实相,同样解脱自在,这就叫做『自觉觉他』,这就是大乘菩萨道的实践,也是人道的完成。」(《佛教丛书》)
大师又说:「『告别式』就是替别人解决生死问题,对『生』者安慰、节哀;对『死』者慰灵、祝福,就是『了生脱死』。了生脱死是心灵的世界、精神的世界,能『广结善缘』,本身就是『了生脱死』」。(《星云日记》)
大师的开示,尤其善于观机逗教,应机说法,例如他对佛光会员开示说:「佛光会的最终目标是『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但真正说来,不只是『佛光』,其实是每一个『我』,『我』的光要能普照才重要。『我』的执着要能放下、解脱,才能形成『光』,这种光自然能普照众生。」
大师对参加念佛会的信徒如是开示:「我们的心,平常接受了太多的是非好坏,而念佛就是『心理建设』,也是一种『希望工程』,将心建设成佛国净土。至于佛国净土在哪里呢?就在念佛的当下,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以『信愿行』相续的佛号声中,绕佛时的每一步,都是往西方的路上接近。所以,念佛者,都是建筑师,要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建筑起来。」
大师在新加坡对国立大学医学院同学开示时,谈到对复制动物的看法时,他说:「世间一切都离不开因缘法,一粒种子如果没有土壤、阳光、空气、水份等因缘,便无法开花结果;因为宇宙万有一切都在缘起法中,因此复制动物乃至基因改造,都离不开因缘果报。」大师话锋一转,说道:「为善不造恶,就是基因改造;意义一样,只是名称不同。」
二○○○年的农历春节,大师在台北道场对信徒开示说:「过年,人人都向财神爷祈求发财,其实只要自己双手能勤劳,财富就会源源不绝;双脚多走些路,财富就会滚滚而来;头脑多加运用,智能就是财富。所以大家不必祈求财神爷;勤劳、发心,就是财神,语言、声音,就是财富。因此,我们每一个人自己都是财神爷,甚至自己就是自己的贵人。」
大师主张,凡事要用智能庄严,不用金钱堆砌;智慧是大师创意的活水源头,因为有智慧,很多话一经大师的口中说出,总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甚至「拍案叫绝」,直叹真乃「智者之言」也。例如:
澳洲国会议员ross cameron问:「世界上的宗教领袖当中,哪一个最好?」
大师说:「你欢喜的那个,就是最好的!」
李涛新闻广场节目邀请大师录像,主持人请大师用一句话说明「如何改善社会乱象?」
大师说:「人人心中有佛!」
此外,诸如:
◎「佛很多,哪尊最大?」
「你最大!」
◎「有外星人吗?」
「阿弥陀佛等都是!」
◎「怎么都用水泥做佛像?」
「我只看到佛像,没有看到水泥!」
◎「世间上,爱情、自由、生命、财产,何者重要?」
「佛法、因缘最重要」
◎「四大菩萨在哪里?」
「观音菩萨在慈悲里,地藏菩萨在愿力里,
文殊菩萨在智能里,普贤菩萨在实践里。」
印度佛教研究所创办人张其昀先生曾说:「星云大师通身是宝,百年一人而已。」大师为何通身是宝?因为有佛法也。然而大师的佛法并非开口闭口都是佛陀怎么说,或是佛经怎么讲,他虽然引用圣言量,但绝不是生硬的引经据典,照本宣科。日本朝日新闻记者吉田实先生在一九九一年十月廿九日,于朝日新闻馆听过大师开示后,赞叹说:「星云大师前后二小时的开示,从未提到任何一个佛字,但二个小时的开示,字字都是佛法。」
大师的这一说法本领,在他最近为《人间福报》撰写的〈迷悟之间〉里,也发挥了同样的效果。大师说,当他在撰写〈迷悟之间〉时,心中就打定一个主意,他不要让人觉得是在说教、传法,但又很用心的要让人感受到佛法的妙用,所以〈迷悟之间〉很讲究方法,它是把世法、出世法,佛法、世间法相互交错运用,既不让人觉得肤浅,也不希望让人觉得传教的意味太浓。
大师的这段话,道出他撰写〈迷悟之间〉的初衷与用心。由于〈迷悟之间〉每篇都是从何谓迷、何谓悟做出对比,然后明确的指出方向,让大家经过深思后,豁然开朗。尤其大师对每一篇文章所探讨的主题,都有卓见、都有新意,因此刊出以来,一直受到读者的喜爱,回响热烈。
综观〈迷悟之间〉,它具有四个特色:
(一)写作手法新 「迷悟之间」是从迷与悟的角度,紧紧扣着主题做正反的论述,然后再从正面指出方向、提供办法,展现了人间佛教的积极性、乐观性。每一篇文章不但文字简洁扼要,一句话就是一个意见,一句话就是一件史实,一句话就带着你上天入地,遨游法界。尤其体例万变,但都不离其宗。
(二) 关怀层面广 「迷悟之间」题材内容包罗万象,可以说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例如从世界和平的促进、生态环保的提倡、社稷民生的关怀,到个人修心养性的指导,乃至亲子、婆媳、夫妻、朋友相处之道,以及心灵净化、政治、经济、读书、旅游、就业、爱情等议题,大师都有看法、有见解、有新意,并且提供出路,显示大师的人间佛教充满了社会性、普济性。
(三)理事皆圆融 「迷悟之间」除了充满真理、道理、哲理,而且每篇配以生动的故事、譬喻、实例,不仅达到理事圆融、佛法与世间法应用无碍之外,尤其世间法中,举凡天文、地理、科技、人文、风俗、民情等,古今融通,显示大师人间佛教的时代性、包容性。
(四)佛法生活化 大师以佛法指导人生方向,但并非空谈深奥的道理,而是希望透过生活实例,让人觉得佛法不再是高谈空理,也不再是严肃的教条,而是可以从生活中亲身感受到它的妙用无穷。所以每一篇的「迷悟之间」,都有一、二个譬喻、故事,让人从浅显的事例中,体会深奥的佛法,不但理事圆融,而且生动有趣;读者若想转述他人,也很容易讲说,不但有成语、诗词,同时有例可证、有喻可举,所以「迷悟之间」目前已成为学校乃至各种读书会最佳的教材、读本。
大师透过文字般若,总想对国家社会、对世道人心、对家庭伦理、对个人的修心养性,提供指南,指引出路。因此,「迷悟之间」处处流露一代大师悲愍众生的情怀,这是许多读者在阅读「迷悟之间」时,除了受用之外,更是深受感动的原因。
四、星云大师的改革动力
李中和教授说:星云大师是继玄奘大师后,划时代将荒芜变良田而能独当一面的大德!
伟大不是凭空而得的!星云大师的伟大,在于他时时心怀众生,念念心系佛教。在一九九八年举办的「国际僧伽讲习会」,大师于致词时说:「在我出家的六十年岁月中,一再挂念的就是如何让佛教普及在世界各地,以获得信仰上的共识。虽然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教主佛陀,共同的教义三法印、四圣谛等真理,但除此之外,在服装上、制度上、戒律上,却有很多不同;因为不同,各地区就形成不少宗派,在各自发展下,自然不容易团结。如何在各个不同的宗派中,取得相同点,是举办僧伽会的主要目的。现在的佛教徒都各自执着自己的所行是最高、最好、最标准、最合乎佛法,但若得不到大众认同,也是徒然。」
大师又说:「佛教过去重在出世及隐居山林,所以与社会大众有距离,要如何将佛教统一、团结,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我一再想把艰深佛法大众化、通俗化、文艺化,让每一个人在生活中,皆拥有佛法,明白说,要让佛教适应时代,必须要有一番革新,才能适合大众的需要。」
大师洞见观瞻,语重心长!然而大师的改革立意虽好,却不被保守派的旧有思想所接受,因此成为大师改革过程中最大的阻力与障碍,也使得大师在弘化路上的许多新意,一开始都是受到严厉的批评,甚至无情的打压。就以推动人间佛教来讲,人间佛教既是佛陀的本怀,过去不但没有人提出,甚至在星云大师最早提出时,还遭受到各方的排挤、打压。他们认为人间佛教是世俗化,是社会化,他们要住在山林里,才表示清高。
其实佛教要走上人间,就必需融入生活;「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这才是人间佛教」。如今经过大师多年的坚持,终于获得普遍的认同。
由这件事例,便可想见,星云大师的改革创新,一路走来并非云淡风轻、风平浪静,而是充满了横逆阻碍,困难重重,甚至连生命安全都饱受威胁。例如大师为了接引青年学佛,同时欲藉佛教音乐弘法,于民国四十三年(一九五四)成立佛教歌咏队,结果遭受到当时守旧派的攻讦打压,抨击大师为破坏佛教的大魔王,扬言杀之而后快,但大师对此丝毫不为所动,仍然勇往直前。大师这种「为教也,何惜生命」的大勇、大无畏精神,正是他改革创新的动力所在。诚如他在《星云日记》所说:「世界是属于勇者所有,只要是对众生有利的事,就要敢说、敢做、敢想、敢为,才能将难关破除。」
大师很多理想,更非一朝一夕就能轻易实现,但大师总是默默的培植因缘,以待时机成熟。例如成立佛光会、开办佛光卫视、创设佛光大学、发行《人间福报》等,每一件都是历经多年的酝酿,慢慢从困难重重中突破而出的,所以大师的改革动力之一就是「忍」!
大师自承:「从小我就自我训练忍耐力,忍之再忍,愈挫愈勇。从忍中忍出了担当,忍出了化解的方法,忍出负重不推却,忍出如何排解不平等。」又说:「学佛就是在学忍耐力、信仰力、慈悲力、道德力、惭愧力、智能力,有了这些力量,世间上没有什么不能解决的事,没有什么可惧怕的事。」
勇敢、无畏、坚忍的信念是大师改革最大的动力,除此以外,「不要钱」的性格也是一大要素。不要钱,这种性格不是人人都能养成,有的人不要钱,是因为没有钱,当然不要;大师的不要钱,是有而不要。大师的生活里,承弟子好意给他最好的,但是他未想要拥有什么,也从来没有想要拥有多大!他生活里,只要一桌一床就够了。大师的生命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大众,都是希望佛教更好,希望众生能获得幸福安乐。他「以不要为有」,例如佛光卫视没有广告、南华大学初办时不收学费等;他习惯于「以无为有」,他所创办的一切事业,都不是有了钱才去做,而是「从无到有」,边做边想办法筹钱。因为他无我、无私,因为他不要钱,所以能大其心量为佛教开创未来,所以能创造出今天如此恢宏的佛教事业。
无私、无我之外,明理、平等,也是大师人格的一大特质。大师自民国三十八年(一九四九)来台,即与家人失去连系,直到近十年才又重获音讯往来,并于一九八九年回大陆弘法探亲。但是大师从来不曾为自己的家人而存有私心,他平等、公正,例如一九九三年母亲节前夕,大师接受《普门杂志》记者访问,请大师说出「给母亲的一句话」,作为母亲节贺礼。
大师说:我给母亲的,不只是一句话,而是一点孝思、一份欢喜、一个因缘。大师把家人当成芸芸众生之一,只是尽力为他们培养得度的因缘,如此而已!反而是对有功于佛教的人士,不一定是佛光山的信徒,大师都尽力的照顾、回馈他们。他说:「不要让阿弥陀佛代替我们报恩!」大师这种无我无私的心量,绝非一些恶意批评大师存有「山头主义」者所能了解。大师的心量,正如悟一法师说:「星云大师的心量之大,前无古人!」
综观大师的一生,他对佛教改革创新的动力,可以归纳出以下数点:
(一)思想不落伍 大师的身心血液,时时与时代的脉搏共跳动,他创办《人间福报》虽然是为了弘法,更重要的,是为了让佛光山的弟子能掌握时代的脉动,懂得关怀人群,培养国际宏观。大师的眼光永远瞻望未来,他能综观全局,洞烛机先,他对当代的现况有意见,对未来的发展有看法,能够提供整个大时代的发展方向与办法。
例如,他创设檀讲师制度的目的,就是看到佛教未来的发展不能光靠僧众弘法,这是不够的。他说:「在社会上,一般大学聘请任何课程的老师都很方便,但要找一个懂得佛学课程的教授却不容易。目前各大专院校均设有佛学社团,但很可惜都没有佛学老师带领。再者,若以台湾而言,全省有一千多个乡镇,如果每一个乡镇需要一个佛学老师,就需要有一千多人,以台湾目前僧众而言,实在不符需求!所以我很有心要将佛教弘传的责任,从僧众身上拓展到信众身上,也就是说,培养在家信徒成为弘法布教的檀讲师,让在家信众除了可以布施钱财外,更可以布施佛法,尤其是具有檀讲师资格的信众。」
大师此一主张,除了看出他的眼光远大,瞻望得到佛教的前景之外,更可看出大师等视一切众生的平等心量。大师主张「僧信平等」,他说:「有不少信徒从年轻时就开始听经闻法,经过了数十年,若以社会学而言,早就具有『博士』资格,可以讲经说法了,但他们却从没有这个观念说自己可以讲说佛法,仍还是称弟子,不敢称老师。但佛法真义不是如此,是主张人人平等、生佛不二的,在家与出家一样可以当老师。」他举例道:「像维摩居士,是多少大菩萨的老师,胜鬘夫人则常在皇宫为大臣说法,梁武帝不喜做皇帝,曾三次舍身同泰寺,并不时在宫中说法,这些范例都是檀讲师的先驱。」
大师尤其基于中国大乘佛教的弘扬是以四大菩萨为主,除地藏菩萨外,其它的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皆以在家相在度众。因此,大师创设檀讲师制度,希望真正达到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的理想。
(二)心怀度众慈悲愿 星云大师时时以众生疾苦为念,他为解除众生的生老病死苦,创办文化、教育、慈善等各种事业及活动,接引各种根机的人学佛,让大家都能往生佛光山,都能在佛法里圆满人生。他提倡:
1.礼佛的人不要花钱,由不拜佛的人出钱──添油香。
2.看病的人不要花钱,由不看病的人出钱──云水医院。
3.念佛的人不要花钱,由不念佛的人出钱──打斋。
4.看书的人不要花钱,由不看书的人出钱──助印。
此外,大师自己著述不断,并且经常马不停蹄的应邀到各地讲演,只是当数十年前台湾还处戒严时期,学校、军中是不准法师进入弘法传教的。有一次,师范学院邀请大师莅校讲演,就因中央党部下令不准佛教法师到学校讲演而作罢。为此,大师特地邀请日本的水谷幸正等教授来台,安排他们到各校讲演。大师为了弘法,为了理想,总是不惜奋斗,与各种阻力抗争到底。如今,大师不但荣获美国东方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一九七八年),随后应中国文化大学印度研究所聘任为所长,并在东海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后来更到世界各大名校讲学,如美国的康乃尔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夏威夷大学、加州大学,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义安理工学院;澳洲黄金海岸邦德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理工大学、大陆的北京大学等。
(三)掌握以人为本的人间佛教精神 大师认为,佛教不是出家人的,也不是供学者研究的,佛教应该是有益于全民大众的。佛教不是行仪、抽象的,而是重视人性,具有人间性格,能为世间带来幸福快乐的宗教。
大师认为过去佛法之所以不能兴盛,原因之一是因为没有奉行佛法,佛要我们忍耐而没有忍耐,要我们慈悲而没有慈悲,要我们精进而没有精进。佛法是佛陀为人而说,故我们要将佛法落实人间,推动人间佛教。
星云大师所弘扬的人间佛教,处处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凡矫情造作,不合情理,有违人性的旧制,均在改革之列。例如:他主张夫妻到寺院里可以同寮挂单,并且提倡佛教不一定要装穷、不一定要修苦行,佛法是要带给人欢喜的,有欢喜才会有法喜。他改良寺院仪制,诸如延后早课时间、改良课诵内容、说唱弘法、三皈五戒、水陆内坛佛事一律在白天进行、开会唱「三宝颂」、三餐念「四句偈」等。
(四)思想具有圆融的时代性 大师的思想不守旧、不迂腐,他的弘化方式不断随着时代的潮流、随着人性的需要在改变。例如他开示弟子:「共修不但指念佛会、禅坐会,还应该包括佛学讲座、读书会、座谈会、问题讨论,甚至各种活动等。」他说:「过去佛教只重视念佛、拜佛,失去了许多信徒;佛教是要普度众生的,普渡众生就是要让大家欢喜什么就做什么。你不念佛,可以禅坐;甚至不信佛也没有关系,你可以行佛,替佛教动员人一起来做善事。乃至你不欢喜拜佛也没有关系,你可以来吃素菜;你觉得素菜吃不习惯,你也可以到寺院来谈话联谊,可以来唱梵呗、听音乐。所以现在所提倡的人间佛教,就是多元化、多功能的弘化,依大家的根机需要,实践佛陀的『观机逗教』,这就是人间佛教。」
大师的「行佛,不一定要拜佛」,的确为佛教接引了许多各阶层的信徒,也让佛教走向艺文化、慧解化、现代化、年轻化。
此外,过去佛教的建筑,大都红柱黄瓦,显得金碧辉煌;现在佛光大学的建筑,则以黑瓦灰墙,展现素朴高雅。大师说,这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因为过去社会贫穷,佛教应该展现富足庄严的一面,引发一般人对佛国世界的向往,现在民生富饶,佛教应该从华丽回归淡泊。
大师的思想理念,不断随着时代的潮流演进,说明他的佛法没有框框,具有圆融的时代性。
(五)具有尊重包容、欢喜融和的性格 公元二○○○年十一月十八日,大师主持南天讲堂落成开光法会,谈到佛光山在澳洲建寺,最主要就是希望融和双方文化,不是只为了传教,而是带着尊重的心,以佛教来和澳洲的文化信仰融和。
大师说,澳洲有一千多万人口,近十年来,已从最初的十四万佛教徒,增加到如今不只五十万佛教人口。澳洲人不执着自己是信仰天主教或基督教,只要他觉得你很好、很慈悲、很善良,看到你就欢喜,他就会跟你在一起。例如,目前每逢例假日,在南天寺当义工的澳洲人总有近百人,他们不仅在大殿帮忙拿香、送花、点灯给中国人拜佛,甚至自己跟着一起拜佛。
由于澳洲人欢喜美术、音乐、宗教,所以大师在澳洲提倡一人可以信仰二种宗教。乃至二○○一年九月十一日,美国遭受恐怖份子攻击事件发生后,大师于十一月十九日率众入纽约世贸大楼废墟洒净,在为罹难者祈愿祝祷时,大师也是祈求佛陀与上帝接引亡者上升天堂、净土。
大师说,一人信仰二种宗教的情形,在台湾比比皆是。例如,有人信仰道教,如果你问他信仰什么宗教,他会回答,我信仰佛教;信仰佛教的人,他也会相信道教的各种仪式。
「其实,人,最主要的应该是建立起对佛性的信仰;人人都有佛性,所以最值得信仰的就是我们自己。」大师总结他对信仰的看法。
此外,大师提倡「同体共生」,自称「地球人」;他在编着的十二册《佛光教科书》里,其中一册「宗教概说」,广为简介各个宗教,在在显示大师对宗教的「尊重包容」。乃至公元二○○一年四月十九日,大师在南非约堡杉腾饭店会议中心(sandton
sun)主持国际佛光会第三届第一次理事会议。会中,大师提出四点意见,期勉佛光会员今后共同努力致之:
第一、佛法人间化 大师说:我们不只是要推动佛法走向世界、走向社会、走向家庭,更要走向人心。人心爱之,佛法与之;人心恶之,佛法去之。真善净美,人之所爱;真善净美,皆人间佛法也!邪恶骄慢,人之所恶;邪恶骄慢,佛法应予去之!慈悲惜缘、智能开扩、禅净戒忍、感恩发愿,是为人间佛法之真义。
第二、生活书香化 大师说:要提升世界人类的生活,必须鼓励人人读书;人人读好书、读善书、读佛书,唯有读书,才能变化气质,才能升华人格,希望佛光会的会员大众,不但人人拥有收藏书、床头书、桌上书,更能人手一书,每一个佛光会员都是读书人,都能在行住坐卧之间实践书香生活,建立书香人生。
第三、僧信平等化 大师说:佛光会是由四众弟子所组成,凡参与佛光会者,正如江、湖、河、溪,一旦流入海洋,均为一味,没有谁高谁低、谁大谁小。为了实践佛陀「众生平等」的理念,在佛光会里,僧信二众,出家众可以弘扬佛法,在家众也能主持寺院行政;男女二众如鸟之双翼,佛光山和佛光会如人之双臂,皆为同等重要,凡是佛光人,都应该明白「同体共生」的意义,应该与人间和平相处,共同实践真正的平等。
第四、寺院本土化 大师说:凡佛光山的信徒和佛光会的会员,在世界共创的数百间寺院道场与弘法事业,不为某一人所有,此乃大家的共财;然而佛光人有一心愿,在十年、二十年之间,将使世界各地的寺院予以「本土化」。目前在佛光山佛学院受教育的学生,各国弟子都有,未来希望更扩大种族的吸收,使其都能成为佛光人,将来组织寺院,发展佛光普照,使佛法真正流传于三千世界。
大师开示过后,隔天在议案讨论中通过一条修正案:「总会长必须由出家众,且须出家受戒二十年以上始得担任」。大师当场力排众议,否决此案通过。大师说,他一生力倡民主、自由、平等,他不希望任何人享有特权。尤其自己昨日在开幕典礼才刚提出「僧信平等」,此刻保障出家众担任总会长,有违本怀,因此极力否绝。
大师对此有感而发说出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大师说,在他六十八岁那一年,本来有机会当选世界僧伽会会长,但因有心人临时更改宪章,规定为七十岁始得担任。大师说他原本就无意角逐此一职务,只是感叹以他戒腊四十八年的资历,若依军中的序级,早已是五颗星的上将,但大会却刻意修订为受戒五十年以上始得担任。由于主导者鄙陋的心态,让大师满腔为佛教奉献的热诚,倍受打压与阻挠。
大师希望自己创设的国际佛光会不要树立个人的权威或利益,应该在民主时代潮流下,让佛光会领导着划时代的佛教走上民主自由平等的未来。
大师一生,不为自己利害得失而争,更不为个人的荣辱毁誉而辩,但如果关乎佛教的兴衰得失,绝不做沉默的羔羊。
例如一九九四年三月发生的「观音不要走事件」,当时台北市政府因为受到异教徒施压,欲将坐落在大安区七号公园内的观音圣像移走,引起佛教徒强烈不满,而由明光法师发起「观音不要走」运动。当时虽有昭慧法师与林正杰立委响应,在公园内绝食静坐以示抗议,但是教界人士中,存观望态度者有之,一旁说风凉话者有之,无法荣辱与共、团结一致,力量当然也就削薄了。大师为了维护政府的公权力与佛教的权益,毅然在忙碌的行程中抽出时间,四处奔走,拜访灵粮堂牧师,联络市议员,和市政府协调,和佛光会员座谈。后来佛光会决议将发动三百余辆游览车北上陈情,当时的黄大洲市长闻言大惊,邀请大师代表教界至其公馆会谈,与会者还有议长陈健治、市议员江硕平、秦惠珠、牧师周联华等。经过深夜长谈,终于达成共识:观音可以留下来了!
事后大师谈到对这个事件的看法时说:
(一)观音留与不留,过去各人意见不一,有人主张留,有人说不留也没有关系。不过到了这个时候,非留不可!因为现在已经诉之舆论、诉之社会公众的力量,社会舆论看准了佛教界不团结,没有力量。如果今天让观音像走了,佛教在台湾会慢慢没落,今后佛教徒就会被人看扁。所以为了佛教未来的形象,为了维护政府的公权力,大家要一起努力,非让观音留下不可!要达到「观音不要走」,就要看我们的实力,力量来自团结!
(二)这次事件是给佛教徒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学习团结,学习表现力量,学习争取佛教应有的权益与地位。
(三)「留住观音」不是一个社会运动,是我们的修行,是给佛教徒学习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机会教育。
(四)过去梵谛冈的教皇,呼吁世界和平,在苏联莫斯科的斯大林幽默的说了一句话︰「请问教皇有多少军队?」意思是说,要呼吁和平,就要有力量,没有力量空谈什么和平?所以,今天佛教徒要紧的是,要表现力量;有力量,才有地位,有力量,才能和平!
(五) 我是出家人,我是佛教徒,我从事佛教的教育、文化,我一生都是一个佛教法师,我不愿做什么慈善家。佛教不是某一个个人所有,是每一个信仰者的佛教,我们不能再作沉睡的狮子,因此我愿意打破沉默。
「时势造英雄!」在每一个苦难的时代,都有一些不世之才应运而起。星云大师可谓佛教的一盏慧炬明灯,他以自己的悲心弘愿,力挽狂澜,他以般若智能照亮积弊难返的中国佛教,带动台湾佛教:
(一)从传统的佛教到现代的佛教
(二)从独居的佛教到大众的佛教
(三)从梵呗的佛教到歌咏的佛教
(四)从经忏的佛教到事业的佛教
(五)从地区的佛教到国际的佛教
(六)从散漫的佛教到制度的佛教
(七)从静态的佛教到动态的佛教
(八)从山林的佛教到社会的佛教
(九)从遁世的佛教到救世的佛教
(十)从唯僧的佛教到和信的佛教
(十一)从弟子的佛教到讲师的佛教
(十二)从寺院的佛教到会堂的佛教
(十三)从宗派的佛教到尊重的佛教
(十四)从行善的佛教到传教的佛教
(十五)从法会的佛教到活动的佛教
(十六)从老年的佛教到青年的佛教
至于未来的佛教,还有些什么需要改革的?希望把台湾佛教带到什么样的境地?星云大师不假思索的说:「人间佛教蓝图的实现。」具体地说,就是家庭里,父慈子孝;社会上,人我和谐;国际间,平等和平。希望大家本着佛法的慈悲智慧,彼此尊重包容、欢喜融和、同体共生,个个真心实意相对待,共创圆满自在的人生。
大师一生,从没有个人的时间,他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属于大众的,他没有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只要有益于佛教、有利于众生,即使不喜欢,他也会去做,诚如他在《星云日记》里说:
(一)我不是一个喜欢改革的人,我很保守,但是当典章制度不合时宜的时候,我就要勇于除弊,革固鼎新,而不能因循茍且,积非成是,就如同杰弗逊所说,衣服必须随着人的身高体重的增长而加宽加长。
(二)我不是一个喜欢创新的人,我很传统,但是本着日新又新,精益求精的精神,我觉得自己应该力求突破,而不应故步自封、墨守成规,以现状为满足,就如同走路,必须要舍弃过去的一步,才能迈步向前。
(三)我不是一个喜欢权利的人,我喜欢集体创作,但是当有人破坏章法时,我必须挺身而出,主持公道,以维护正义,就如同医师必须找出病因痛下针砭,才能拔除病痛。
(四)我不是一个爱做领袖的人,我很乐于被人领导,与他人配合,但是遇到众望所归,应有所为的时候,我愿本着舍我其谁的精神,当仁不让,就如同堆土成丘,我们忍心因一己之好恶,践踏踹平,而使堆土者前功尽弃,伤心失望吗?
(五)我不是一个喜欢说话的人,我喜欢宁静自处,但是当世界需要真理正义之声时,我必须奋起力呼,就如同鸡鸣划破寂静的长空,这一声虽然渺小,但我希望将人们从睡梦中唤醒。
(六)我不是一个喜欢计较的人,我喜欢随缘放下,但是当有人侵犯真理,危害大众时,我必须鼓起道德的勇气,据理力争。就如同我们要挑出篮中的那颗坏苹果,以免影响其它的好苹果。
大师的话,说明他的改革其实就如孔子所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结语
经云:「法无贵贱,应机者妙;药无好坏,对症者良。」佛教自二千多年前从印度传来中国,历经时空因缘的变迁,虽然佛教的教义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但是传教的方式若不能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佛教终将失去人间性、生活性、社会性、时代性,最后必然为人所唾弃。
星云大师就是有感于此,所以一生以弘扬人间佛教为最大的心愿。正如他自己谦称:「我并非佛教的改良者,只是将传统佛教与现代融和,并给予制度化、现代化、国际化。也就是说,弘法度众的方法可以顺应众生的根器,但对佛法的义理定律是无法改变的。」
大师数十年来对佛教的改革创新,改变了一般人对佛教的看法,不只是正法的弘传,对台湾的族群融和、文化创发、心灵提升,更发挥深远的影响,对整个社会贡献良多。
本文所举,只是大师改革创见中荦荦大者之一二,虽然不尽所言,但是从中可以看出,由于大师能把握「以人为本」的人间佛教精神,在「以出世思想,做入世事业」的中道精神下,使佛法不致流于世俗而又能契合世间的需要,因此人间佛教已经成为今日佛教的主流。
再者,因为大师的人间佛教既有义理思想上的理论根据,又有实践方法上的善巧方便,终于使得佛教能够蓬勃发展于现代,在台湾开出灿烂的花朵,而且走向国际化,枝荣叶茂地繁衍于全球。
大师一生所作,正如大陆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说:「当初佛陀未能完成的事,星云大师都已完成了。」朴老此言是对星云大师的赞誉,也是对大师的肯定,更是说明人间佛教不能只是徒呼口号,而应该有所作为、有所实践,这才是人间佛教的行者。
节选自台湾佛光山《普门学报》第7期、2002年1月
作者:慈容法师,现任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署理会长、佛光山人间卫视董事长、人间文教基金会执行长